“高家村的農民為啥富呢?因為人口少,大棚多,經營果菜,有市場有需求,這是農民快速致富、農業快速發展的新趨勢。”11月12日,筆者慕名來到梨樹縣梨樹鎮高家村,田間地頭看不到秋收后的玉米秸稈,看到的是一排排整整齊齊標著編號的塑料大棚,有的農民在焊制大棚,有的農民在往大棚里送糞育肥。高家村黨支部書記高華邊走邊向筆者介紹著村民奔小康的致富經。
棚膜經濟把村民領向富裕大道
高華書記掀開27號大棚的簾子,映入筆者眼簾的是,一堆堆雞糞有序地堆在土地上,一趟趟糞土包熱氣蒸騰,整個大棚內臭氣襲人。只見一位自稱來自白山鄉的打工村民張金星,從大棚旁邊一處糞坑里用鐵鍬挖出蠻有肥力的雞糞,裝上手推車,正往大棚里一車車地推。筆者試著裝上一車,推進大棚里,按照糞堆秩序倒在指定的土壤上。筆者剛推手推車,還真有點掌握不好方向和平穩度,在村民張金星的指揮下,總算圓滿完成了一車的推糞任務。“我從秋收起就來打工,那時忙,東家雇我一天給180元,這些天推糞不咋忙,給150元,一天一結賬。”張金星說。
筆者站在三層樓高的村部新建大樓樓頂平臺看到,一片片白色的塑料大棚宛如銀色的海洋,實際上可謂制造綠色有機蔬菜和瓜果的龐大工廠。高華書記饒有興趣地向筆者介紹,高家村位于昭蘇太河南岸,共有380公頃耕地,302戶家庭,人口1012人。地勢平坦,土質肥沃,發展棚膜種植經濟讓這里居住的村民們提早跨進了小康社會的門檻。2009年,成立了華興蔬菜專業合作社,到現在共建起瓜菜大棚835棟,溫室328棟,露天地膜瓜菜110多公頃,每年生產各類瓜菜600多萬斤。2012年全村實現社會總產值41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2萬多元。302戶家庭中,有大棚的人家占270戶,近百戶年凈收入在10萬元以上,最高可達30多萬元。全村有轎車的家庭78戶,家里有寶來、豐田、現代等中高檔轎車的農戶已經不是啥新鮮事了?,F在,全村家家都有致富項目,戶戶都有科技當家人。
來源:四平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