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我們從市農業局獲悉,海門香芋已經通過了地理標志產品品質鑒評,目前正組織材料,積極申報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海門香芋”將成為我市香芋的專用身份證和“國際護照”,受到保護。
海門香芋,又稱地栗子、土欒兒,是豆科,纏繞草本植物。海門種植香芋的歷史悠久,在《清嘉慶海門廳志》和《民國海門縣志》中,都有詳盡記載。目前香芋的栽培面積5500畝,遍及全市千家萬戶,總產量每年300萬斤左右,有相當部分作為商品性的珍貴蔬菜,遠銷外埠,特別在上海等蔬菜市場上享有盛譽。海門香芋營養豐富,色、香、味俱佳,曾被人為蔬菜之王。海門香芋的蛋白質含量很高,大約是山藥的2倍,還具有散積理氣、解毒補脾、清熱鎮咳的藥效。
近年來,我市積極組織地理標志產品申報,海門山羊、海門黃雞先后通過了國家認定。今年,我市又組織海門香芋的地理標志產品申報,目前通過省級核查與鑒評,順利進入國家審核程序,有望在明年獲得地理標志登記保護認定。
拿到地理標志產品稱號,有利保護“海門香芋”品牌,助推香沙芋進軍高端市場。今后,只有我市產出的香芋,才能使用“海門香芋”標志。其他地區使用就屬于冒用,我市就可以進行“打假”。此外,地理標志產品在國際上的認可度很高,拿到了這個稱號,相當于拿到了農產品“國際護照”,可以把香芋產品送出國門。
來源:南通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