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瀘縣農業產業重點發展蔬菜、水果等特色產業,大力推行農場、農莊等新型經營主體,實現產業新村互促共融,現代農業快速發展。
主導產業增量
瀘縣狠抓中稻再生稻高產示范片、高粱萬畝百里示范長廊、“千斤糧萬元錢、噸糧五千元”糧經復合基地創建工作。建設中稻再生稻基地22萬畝,糧經復合基地6萬畝,全縣實現糧食產量55.86萬噸,同比增長5%。
采用“三分離、兩配套、一結合”工作法,推動生豬產業規模化、標準化、良種化發展。目前,建成生豬規模養殖場(戶)120個,全縣累計達到8725個,規模養殖比重達71.2%。成功創建四川省出口肉用豬質量安全示范區,現正爭創國家級出口肉用豬質量安全示范區。
特色產業增效
政府積極推動,項目打造基礎,大力引進業主,促進瀘縣農業特色產業快速發展。
蔬菜產業迅猛發展。按照“示范性的育苗展示+現代化的大棚蔬菜+大眾化的露地蔬菜”三個發展層次,今年瀘縣在龍橋文化生態園內投資6000余萬元,新建高標準玻璃智能溫室和連棟溫室面積15000平方米;在川南蔬菜生態科技示范園內投資1000余萬元,新建育苗和展示連棟溫室面積5000平方米;在福集鎮、得勝鎮發展熱光溫室大棚蔬菜1800畝,在云龍、兆雅等糧經復合基地鎮建設稻菜輪作核心示范片10個,面積達3300畝,在方洞、嘉明、福集等鎮完成露地蔬菜種植6萬畝。
水果產業乘勢而上。按照“一改、二建、三提升”的思路,在得勝鎮發展甜橙2200畝,鼓勵農民向專業合作組織、種植大戶集中,改變現有果園單家獨戶的分散管理形式;在云龍鎮實行改建和擴建相結合,以改為主,以擴為輔,發展荔枝1000余畝;在太伏鎮新建龍眼基地1.43萬畝,采取高標準建園、“三品一標”認證、舉辦品薦會等措施,提升水果品質和知名度。
農業招商增速
2013年,瀘縣出臺《瀘縣農業產業招商引資管理辦法(試行)》和《瀘縣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扶持獎勵辦法》,以工業招商的理念大力推行農業招商。
來源:四川在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