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證糧食安全,首先必須保證糧食種子安全。在玉米已成為我國第一大糧食作物的背景下,加強玉米制種基地的建設,成為農業生產的重中之重。2012年我國雜交玉米制種面積達410萬畝,每年生產需要9億公斤左右的雜交玉米種子,其中約70%來自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中國最大的玉米制種基地
被稱為"西北糧倉"的河西走廊,位于甘肅省西北部,轄酒泉、張掖、武威、金昌、嘉峪關五市,總耕地面積1000萬畝,是甘肅省重要農業區之一。上榜《國家級雜交玉米種子生產基地》的甘肅省一市七縣區均隸屬于河西走廊。
充足的光照,巨大的晝夜溫差,平坦的地勢,肥沃的土壤等優越的自然環境和地理條件,讓河西走廊發展成為全國最大規模的玉米制種區。甘肅玉米制種產業現已成為農民增收的"黃金產業",其中張掖市目前為全國面積最大、最具知名度和競爭力的雜交玉米制種基地,種子產業為全市產業化程度最高、規模效益最為顯著的支柱產業。2012年,農業部在張掖建成10.7萬畝國家級玉米制種示范基地;今年確定建設31萬畝國家級玉米制種基地,其中張掖市建設25萬畝,酒泉市建設3萬畝,武威市建設3萬畝。
地處甘肅河西走廊中部的張掖具有玉米種子生產得天獨厚的優勢,被譽為"天然玉米種子生產王國".年產優質雜交玉米種子4.5億公斤以上,占全國大田玉米年用種量的40%以上,能滿足我國近2億畝大田玉米生產用種,現已成為全國最大的雜交玉米種子繁育基地。2012年,張掖市玉米制種總產值超過25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的9%.該市匯聚了全國大大小小將近70家制種企業,包括美國先鋒、美國孟山都、法國馬格蘭等世界排名前五位的種業巨頭的分公司,每年的總產值達到37.4億元。
除甘肅省河西走廊玉米制種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及生產建設兵團依托先天地理環境優勢,已發展為全國第二大玉米制種區。
新疆雜交玉米制種面積占全國20%
近年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雜交玉米制種面積迅速擴大,從2008年的46萬畝增加至2012年的85萬畝,年均增長16%,目前已占全國雜交玉米制種面積的20%左右。
來源:中國畜牧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