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歲尾,盤點今年我國大豆實際到港狀況以及在這樣背景下國內豆粕價格表現的特點,可以用八個字概括:到港不均,價差罕見。
今年豆粕區域價差罕見
從2012年和2013年各區域豆粕價差走勢對比可見,今年尤其是9月份過后,國內各主產區豆粕價格相差較大,北低南高,南北價差最大曾達到530元 /噸,最低時有10元/噸。有段時間東北豆粕已銷售到了云貴川,足見區域間的豆粕價差之大。雖然造成豆粕區域間價差大的原因很多,但是大豆到港分布不均是其主要原因。
大豆到港分布不均
從今年各區域市場大豆到港分布情況看,華北地區大豆進口量增量最多,而江浙和廣西大豆進口量同比反而下降。盡管全國1~10月份大豆進口量同比增加 123萬噸,山東以北地區增加176萬噸,長江以南地區大豆進口量同比下降明顯,南方又是我國飼料主要銷售地,供需不均衡自然會造成豆粕價格不平衡,形成區域間豆粕貿易機會。這樣的情況正在隨著11~12月份美國大豆的集中到港有所修正,區域間豆粕價差正在縮小,且遠期合同價格正在形成北高南低之勢頭。
豆粕區域價差終將修正
海關數據顯示,2013年1~9月份我國大豆進口總量為4578萬噸。中國飼料在線統計,1~10月份經確認大豆到港總量為4912萬噸,同比增加 123萬噸。初步預計,11月份我國大豆到港量為621萬噸,假設12月份我國大豆進口量保持在600萬噸水平,那么,2013年我國大豆進口總量將達到 6134萬噸,同比增加409萬噸,增幅達7%。
綜合分析,2013年我國大豆進口量持續增長,雖然從最終的數據結果看增幅不大,但是前10個月因到港分布不均,造成區域間豆粕價差擴大,隨著區域間貿易與11~12月份大豆集中到港,豆粕區域間價差終將修正。
來源:中國畜牧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