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糧食總產量比2012年增長2.1%,在連續十年增加后,首度突破6億噸大關,達到了60194萬噸。其中,夏糧、早稻、秋糧分別增產196萬噸、78萬噸和962萬噸。
國家統計局農村司高級統計師黃加才介紹說,多項政策合力對農民種糧積極性的提高、北方農區降水增多以及科技力量在應對災害方面發揮的作用是中國糧食總產量繼續增長的主要原因。
2013年,中國繼續采取措施調動各方面糧食生產積極性。在連續多年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的基礎上繼續較大幅度提高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和玉米臨時收儲價。官方對以糧食生產為主的農機專業合作社重點扶持,推動糧食生產規模化、集約化。此外,官方還通過金融、保險等渠道,多方面加大對糧食生產的支持力度。
人努力的同時,天幫忙也是中國糧食增產的一個重要原因。2013年7至8月間,中國東北、華北、西北地區東部及黃淮地區降水明顯增多,部分地區多3至5成。
今年南方的旱災以及臺風影響嚴重,但也沒有影響糧食產量,這要得益于科技力量。除此之外,各地政府積極采取措施有效應對災情,有效減輕或彌補了各種災害對糧食生產帶來的影響。
來源:食品產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