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廣東農墾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加快優勢產業發展壯大,加快提高職工生活水平,使墾區經濟實力持續增強,現代農業水平穩步提高,產業體系不斷完善,民生工程有效推進。
強化墾區科研及推廣體系建設。著力構建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開展橡膠專用肥配方、油茶根外施肥、低頻割膠等系列課題試驗研究,試種甘蔗、劍麻、油茶、花生良種,繼續推動水產標準化養殖示范區建設、畜牧高產攻關活動、甘蔗萬畝高產示范創建活動,建立橡膠生產示范基地15個,甘蔗生產示范基地6個,43個農場農技推廣站基本完工,新改建面積近萬平方米,3個植保站基本完工。采用膜上膜下兩種方式推廣節水灌溉近10萬畝,采用增施生物有機肥及石灰、蔗葉粉碎回田等技術措施,推廣土壤改良技術7.2萬畝,完成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面積近6萬畝。
推進農業循環經濟示范園建設。編制完成了廣東農墾湛江墾區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循環經濟發展規劃,抓好園區生物質熱點聯供、生物燃氣產業、沼液回田等項目建設,推進一批園區豬場大中型沼氣和水肥一體化工程和糖廠廢水循環利用工程。
加快推進農業信息化。按照國家和省信息化建設的總體部署,編制完成了墾區信息化發展規劃,整合信息化資源,著力搭建和運用好墾區電子商務交易、信息化辦公、土地精準化管理、資金集中管理、聯網跟蹤審計、農產品質量追溯、移民文化與信息服務等信息化平臺,加快信息技術對傳統產業的改造。
實現經濟社會事業的同步發展,是廣東農墾的歷史使命和特殊職責之所在。廣東農墾把握政策方向,在保證企業健康、持續發展的同時,積極推進民生工程建設。
千方百計提高職工收入,通過擴大承包經營規模、增創企業效益、發展自營經濟、落實惠農政策等"多輪驅動"措施,預計墾區全年可實現職均收入3.38萬元。
擴大墾區農業保險,將68.7萬畝橡膠和40多萬畝甘蔗全部納入農業政策性保險范圍。
啟動墾區安全飲水工程,預計完成投資1.22億元,惠及墾區27.2萬人,完成率達95%以上。
基本完成水庫移民危房改造,組織落實移民人口與資金調整方案,啟動了小型水庫移民安居工程。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