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菜市場……社區的配置不斷升級,但是,根據某媒體近日對北京市和平里社區、芍藥居社區、望京社區、通州社區、房山長陽社區、大紅門社區等12個有代表性的大型社區進行的調查,42%的網友對自己居住社區的農產品市場不夠滿意,其中超過一半的網友認為社區菜市場距離太遠,不能滿足日常的需求;還有近30%的網友對社區菜市場提供的水果蔬菜品質和價格不滿意。
除了農產品市場,便利店也是重點反映對象。調查中我們還發現,30%的網友不能滿足于現有的社區便利店。
反映問題較為突出的主要集中在通州、天通苑以及長陽等遠郊區縣的網友。部分網友反映,社區周圍的小便利店和夫妻店商品數量有限,且更新不及時。
據相關調查顯示,目前北京的便利店還不到2000家,距理想狀態下的店鋪數量相去甚遠。不僅如此,店鋪的分布也極不均勻,以7-11官方發布的數據為例,其130多家店鋪集中分布在朝陽區、海淀區和東城區,西城區僅有5家,通州區也只有1家,而其他區域則尚未開店。
此外,隨著老齡人口增加以及消費習慣的改變,一些老舊小區對增加社區送貨上門、家政、代收代繳等服務呼聲頗高。但我們在調查時也發現,在一些老小區,由于物業設施和道路交通限制,一些便民業態無法進入。
來源:食品產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