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創資的玉米分析師徐曉苗告訴記者,今年玉米價格波動可以按季度來劃分,每一季度都有一次漲跌,呈現w型的波動。弘業期貨的市場分析師吳清泉認為,明年玉米價格的漲幅肯定超過今年的幅度。
河北廊坊固安縣陽泉村的農民李秀華,一家只有七畝地的玉米,今年玉米收成不好,一畝地最多是產七八百斤,而且價格也不高。李秀華琢磨著,從全年走勢來看,還不如等到明年開春再賣。
李秀華:價格才九毛錢一斤,我們準備過了年春天再賣,那個時候價格是一塊一二。太大的波動有不了,四五月份的時候才是一塊多,到六七月份雨季的時候就沒有了。八九月份剛一下來是一塊二三。”
記者發現,北方地區大部分的農民都有惜售心理,都想把玉米留到明年春天,等到價格高了再賣。那么,今年玉米的價格真如農民說的那么不景氣嗎?記者通過卓創統計的全國玉米價格數據中看到,今年1-12月份,全國玉米均價是每斤1.152元,去年為每斤1.163元,今年比去年每斤便宜了1分多。
卓創資的玉米分析師徐曉苗告訴記者,今年玉米價格波動可以按季度來劃分,每一季度都有一次漲跌,呈現w型的波動。
徐曉苗:“2013年一季度,東北玉米主產區農戶賣糧不積極,市場主靠華北玉米供應市場,供不應求導致糧價在高位區間。到了二季度,因為禽流感在四月份出現了,很多雞鴨禽類被屠宰,飼料玉米銷路受到阻礙,市場需求出現較大問題,加上東北大批的農戶玉米這時候不能繼續自己留存,糧價承受巨大供應壓力后跌到年內最低點。到了三季度,市場需求開始理性恢復,飼料玉米問題沒有了,市場可用糧源因為需求增加,供應減少變成供小于求,糧價合理回升。但反彈到三季度中期時,深加工玉米消費量是比較意外的回落,開工率比往年低了20%,玉米價格提前觸頂回落。到了第四季度,新糧開始季節性上市,糧價受到的利好利空因素正反作用,目前穩定在1.142/斤。”
市場供需像一只乒乓球拍,把玉米價格這只球,拍得跌宕起伏。不僅如此,進口玉米,也在為國產玉米價格走低變動推波助瀾。卓創資訊的玉米分析師徐曉苗。
來源:中國廣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