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水產加工與出口協會(vasep)表示,2012年越南蝦因感染ems早期死亡綜合癥產業收益僅為14億美元,預計今年因采用生物絮凝技術(biofloc technology, bft)的水產養殖模式,蝦產業收益會明顯好轉。
生物絮凝技術(bft)的水產養殖模式能夠有效提高飼料中蛋白質的利用率,凈化養殖水體,被認為是解決當前集約化水產養殖面臨的資源和環境問題的有效方法之一。生物絮凝技術(bft)可以對抗池塘中的微生物,吞噬蝦身體上的廢棄物后使其轉變成為可食用的飼料。今年生物絮凝技術(bft)率先在湄公河三角洲地區試點。
此外,一些省份地區還試驗將蝦和羅非魚養殖在一起,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生物絮凝技術(bft)將接受進一步研究以最佳狀態適應湄公河三角洲地區的自然環境。
位于金甌省的越南明福水產集團(minh phu seafood corp)在今年率先采用了生物絮凝技術(bft)和羅非魚混養辦法,養殖蝦死亡率明顯下降。越南水產加工與出口協會(vasep)表示,不僅是越南養殖商從新技術中獲益,受ems侵害的中國和泰國的養殖產業也得到明顯改善,預計2014年泰國蝦產量可比今年增加50000噸,達到30萬噸。
來源: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