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財經北京12月23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不少消費者可能都注意到了,最近奶制品的價格又開啟了一輪漲價潮。在上海,光明牛奶漲幅在8%。在北京,三元到戶的每款產品都漲了5毛錢。企業方面表示,漲價最主要的原因是原料奶收購價的持續上漲。
今年下半年以來,因為奶源緊張、奶價上漲,企業單方面提高價格,到其他的奶源基地,去搶奶的現象頻頻發生,導致一些散戶奶販重回市場。在利益面前,企業大力“搶奶”,穿越規矩底線;奶農法律意識淡薄,不惜違反合同。隨意降低收購標準、非法倒買、倒賣的現象,時有發生。
為此,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日前召集伊利、蒙牛等8家乳制品骨干企業,和北京、內蒙古等地的食品安全辦負責人,向他們提出五項要求,對“奶霸”擾亂奶源市場的行為,將堅決嚴厲打擊。
說老百姓憂慮的只有價格,其實也不盡然。盡管價格上漲,但乳制品的銷量,并沒有受到多大影響,在經歷了一連串的奶制品風波之后,其實大家最為關心的還是質量安全。一些消費者說,如果漲價可以提升產品質量,愿意買單。有人在微博中這樣說:奶制品價格已經市場化,漲跌價都很正常,關鍵是質量,要讓民眾放心的喝,特別是國產品牌!
在奶源緊張的情況下,尤其需要加強對“降低收購標準、非法倒買倒賣”等行為的監管。畢竟,對于乳制品來說,安全始終是第一位的,“奶荒”不是以次充好的理由。
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對此評論。
關于這一輪奶荒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在趙萍看來,主要是由兩方面,一方面,從供給來看,奶源的供應可能存在一定問題,因為今年上半年以來牛肉價格不斷上漲,而奶價一直走低,在牛肉價格上漲和奶價這樣一漲一落的對比下,很多奶農選擇殺牛賣肉,所以奶源的供應就出現了一定緊張的情況。而且我們國務院從今年開始也在要求企業自建奶源,要嚴把奶源關,所以要求企業自己建立奶源的生產基地,而企業投資建奶源又需要一個過程,因此在短期內奶源供應不足就出現了,這也是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另一方面,從需求方面來看,乳品生產企業在奶源相對緊張的情況下,還是在快速擴張自己的產能,因此需求不斷擴張,就導致了供求的矛盾,在短期內就出現了奶荒。
農業問題專家黨國英說,在我國近期發生的“奶荒”背后,依然存在著由于食品安全體系建設滯后而產生的隱患。對此,趙萍認為,牛奶質量安全問題可能不只是食品質量安全體系這方面造成的,更主要還是產業鏈的問題,因為我們國家奶源的供應70%以上都是散戶供應的,也就是說一般小奶農生產牛奶是供應大企業主要的來源。沒有這種規模化的生產,相關奶源的質量安全體系,質量安全標準都很難貫徹下去,這就導致了我們牛奶生產的質量安全的一些隱患。因此,奶源的問題是產業鏈的問題,產業鏈是影響食品質量安全,特別是牛奶質量安全最主要的原因所在。
對于這一次漲價到底是哪個環節受益或者哪個環節凸顯緊張的情況,趙萍表示,根據反映各個環節都說自己沒有賺到錢,可能更主要的原因還是由于奶荒導致生產成本的上漲,從而導致上游成本上漲的壓力傳導到下游,從而導致零售價格的上漲。具體來看,對于生產企業收購奶源這一塊緊張的特點更明顯一些,因為生產企業一方面是收購奶源這方面出現問題,就是收購奶源不足,但另一方面它又在擴張自己的產能,需求又在上升,因此對于生產企業來說可能奶荒的問題更加嚴重,這也是為什么生產企業都在不斷的提高自己的生鮮乳的最終零售價格最主要原因,而奶源價格的上漲是其中一個推動作用。
這次國務院食安辦提出了五項要求,將對“奶霸”擾亂奶源市場的行為,堅決進行嚴厲打擊。保障乳制品質量安全,最需要做的工作是什么?對此,趙萍分析,目前比較需要做的就是在執法部門要加大檢查力度,畢竟現在兩節期間市場需求會增長的更快一些,根據經驗,在兩節期間市場需求的增長會比平時高出5-10個百分點的增速。因此,這個需求比較旺盛的情況,在供給方面為了滿足市場的需求,一些企業就會以次充好,加大檢查力度是非常重要的。這個檢查可能在兩個方面,一個就是奶源的控制,所謂的奶霸問題,還有就是一些散養戶,或者是一些散的奶源收購的個體戶可能也會因此進入市場,因為他們會有一些機會因此此前機會是被國家控制了,所以產品質量安全相對更有保證一些,而在目前這個情況下就會有一些風險。另外就是在生產運輸過程當中要保證全程的冷鏈,保證最終銷售到市場上的產品能夠是保質保量的。
至于消費者該如何選奶,趙萍表示,可能購買本地品牌相對的安全性更好一些,首先本地品牌它整個運輸的時間會相對短一些,保證全程的冷連運輸可能安全性會更好一些,而如果是全國的品牌,自然品牌知名度會比較高,也是比較有保障,但是因為它運輸的周期相對比較長一些,因此產品運輸過程當中面臨的風險也相對低一些。另外一個就是要購買自己相對熟悉的品牌,而對自己曾經消費很長時間的品牌,產品質量是比較了解,對品牌生產各方面信息會知道的多一些,同時因為熟悉的品牌你一吃,從口感、體驗上就知道產品質量是不是有下降,對于產品質量也會有一個把握。進口品牌可能生鮮乳相對的市場占有率也會比較低一些,奶粉的占有率是比較高的,因此對于進口品牌來說,可能可能購買奶粉消費者消費的比例相對比較高一些,另外一個就是進口奶粉因為消費的慣性,對進口奶粉也會比較熟悉一些,所以還是用那個規則,使用自己比較熟悉的品牌,這樣風險比較小一些。
來源:食品中國-中國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