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批準成為廣州市蔬菜專業村以來,廣州市南沙區東涌鎮西樵村積極開展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在確保蔬菜種植面積的基礎上大力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新農機,推進“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產業模式發展,逐步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蔬菜專業村建設初現成效。
優化農田基礎設施
近年來,該村多方籌集投入約600多萬元,全力開展如機耕路硬底化、排灌設施建設等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截至去年底,全村3018畝耕地中,已完成標準化建設的農田面積約750畝,占總耕地面積的24.8%,目前正開展第二期農田標準化建設,完成后全村農田標準化建設將達到100%;全村共有機耕路約20434米,實現標準硬底化建設4860米,占機耕路總長的23.8%;全村共有排灌河道7360米,其中完成標準化建設的河道約2360米,占排灌河道總長度的32.1%。農田基礎設施的完善,使農田租金也從原來的1300元/畝提高至現時的2200元/畝,直接促進了村民增收。
做好“三新”引進
該村致力于新品種、新技術、新農機的引進,不斷拓寬新蔬菜品種引進和銷售渠道;引進新技術,安裝了頻振式誘殺燈100盞,利用害蟲的趨光性原理,通過物理防治技術達到減少用藥,健康生產的目的;成立樵豐蔬菜專業合作社,推行“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該社種植面積800多畝,主要以種植瓜果蔬菜為主,日銷售量超過15噸,年產值過千萬,極大地帶動了群眾種植蔬菜的積極性。
創設商標品牌
近年來,在東涌鎮大力推進一村一品的過程中,西樵村村民引進品質更優良的嫁接節瓜、豐樂節瓜、冠星節瓜等品種,大面積推廣種植,大力推廣一造節瓜二造葉菜一造蘭豆種植,提高復種指數,開展瓜菜輪作,減少病害發生,綜合效益好,“西樵節瓜”、“西樵蘭豆”等蔬菜品牌已經成為了該村的農產品代表,種植經營農戶達到500多戶。
強化農產品質量監測
組建西樵村蔬菜安全監測領導小組。巡查監督員不定期巡查農田及農藥店,對農藥殘留超標的菜戶進行跟蹤調查。對于經快速檢測殘留農藥超標的蔬菜,巡查員會具體了解農戶使用的農藥品種、使用時間是否符合規定的安全間隔標準等,并敦促農戶把未收割的蔬菜延期上市。同時,該村派專人參加廣州市農業標準與監測中心主辦的培訓,學習使用區菜辦為該村配置的殘留農藥測定儀,并參加檢測儀的實際操作演練,提高西樵蔬菜的安全性。
來源:廣東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