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羊滿圈、戶戶草成堆、人人笑顏開。仲冬時節,記者在神池縣看到,從小門散戶牧養到區域規模養殖,從低產量獲取到高質量存欄,從產業小鏈條到品牌大營銷,曾經以種植業為主的神池縣,短短幾年便實現了華麗轉身,種草養羊業已成為千家萬戶致富的新選擇。今年全縣共種草20萬畝,建成標準化畜牧小區44個、養殖示范村120個、規模養殖戶600戶,羊存欄71萬只。
神池縣地處晉西北山區,是個傳統的農業縣,全縣耕地93萬畝,天然牧草200多種70多萬畝,種植玉米、莜麥、豆類、谷子等秸稈可做飼草的作物40多萬畝,養羊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養羊歷史悠久,群眾積極性高。神池羊肉素有高原“小人參”之美譽,市場前景很好,2011年獲得農業部地標認證。2012年4月省委書記袁純清在神池調研時指出,“神池土地寬廣,有發展養殖業的天然優勢,應將養羊作為主導產業、富民產業來抓,走出一條欠發達地區農民增收的新路子”。袁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增強了神池發展羊產業的決心和信心,神池縣委、縣政府立足資源優勢,揚長避短,舉全縣之力推進“羊業富民,羊業強縣”戰略,在實踐中創新,在創新中跨越,初步摸索出了適合神池羊產業發展的新模式:一個規劃、兩大舉措、三維體系、七項工程,全力打造“三晉羔羊第一縣”。
——科學規劃夯實了羊產業發展的堅實基礎。該縣研究出臺了《羊產業(2012—2017)發展規劃》,規劃五年內養羊數量突破300萬只,萬只種羊場、標準化養殖小區、養殖示范村、規模養殖戶分別達到50個、100個、100個、1萬戶,預計到2017年,神池羊業總產值達到30億元,人均養羊年純收入達到1萬元。
——兩大舉措加速了羊產業做大做強的推進步伐。一是政府推動。縣鄉兩級都成立了協調領導組,投入4000余萬元用于防檢疫體系和地方品牌培育方面,全縣3000余名機關干部進農村、訪農戶,與群眾一起謀發展。二是養羊協會帶動。由養殖大戶、農民經紀帶頭人、技術人員組建了神池縣養羊協會,搭平臺,傳信息,全方位服務羊產業發展。
來源:山西省農牧業信息中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