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都買不到1塊3一包的平價鹽了,貨架上便宜點的也要1塊8了!”12月18日,在北京市朝陽區將臺路天客隆超市,滿頭白發的張福珍老人在食鹽貨架前,向站在一旁的記者抱怨。
張福珍說的“平價鹽”,指的是400克一包的普通綠色碘鹽。她說吃這種鹽好幾年了,但現在卻難見到這種平價鹽的蹤影。“什么玉砂鹽、低鈉碘鹽、貢晶鹽……價格一個比一個貴。我這個退休工人就圖個便宜,這些花里胡哨的包裝袋,還不就是變相漲價?!”
在我國,食鹽實行專營,也就是壟斷經營。食鹽的價格,從出廠、批發,到零售,全部屬于政府定價。最近一輪食鹽漲價有沒有依據?合不合道理?
記者探市:市民吃鹽貴過吃米
記者走訪多家北京超市,都有低鈉碘鹽、貢晶鹽、玉砂鹽、井礦鹽等品種出售。價格相差懸殊。
最低價是華聯超市望京店的井礦鹽,350g售價1.5元。售貨員說,賣場再沒有比售價1.5元更便宜的食鹽了。而最貴的則是中鹽集團進口的“荒波鈣強化營養鹽”,同樣是350g,售價卻高達19.2元。
在沃爾瑪超市望京店,售貨員向記者推薦400g每包的低鈉碘鹽,售價2.8元,“低鈉碘鹽是中鹽大力推廣的品種,因為氯化鈉含量低,能預防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所以價格高點。”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許多市民對名目繁多的鹽并不“買賬”。在家樂福超市國展店,家住靜安莊的宋先生拿著一包225g的竹香低鈉鹽直言:“什么鹽這么金貴,才這么一小包,就要賣到6塊6?我們老百姓,吃鹽貴過吃米那還了得?”
家住朝陽區酒仙橋的市民林小姐也說,她向來是哪種鹽便宜就選哪種。她擔心,現在“平價鹽”都升級到1.5元了,而且還不是每個超市都有,“就怕以后我們越來越沒得選了”。
中鹽熱線:普通碘鹽升級換代了
在北京的沃爾瑪望京店、華聯望京店、家樂福國展店、新世界利瑩超市等大賣場,雖然食鹽品種五花八門,但記者都沒找到張福珍說每包400克售價1.3元的平價鹽。最便宜的售價為1.5元的井礦鹽,每包只有350克。“你說的那種鹽以前有過,但現在沒有了,不賣了。”幾個超市的售貨員都這么告訴記者。
來源:法制日報網絡版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