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塘里的蝦已經達到40支/斤規格,打算再過一個星期賣了,估計2口塘有1.4-1.5萬斤的蝦。”12月21日,鐘本貴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今年晚造蝦的養殖情況。隨著氣溫下降,對蝦的生長速度也隨之減緩,達到上市規格的蝦可謂少之又少,湛江市南三鎮永南村的養殖戶鐘本貴是為數不多的仍有蝦存塘的養殖戶。?
對于這樣的晚造蝦成績,熟悉他的人都并不意外,因為他對蝦的管理已經是“體貼入微”的地步,觀察天氣、水色、投喂飼料、檢測蝦體已經成為他每天例行工作,每天如此,從不偷懶?!?8天,36支/斤,9畝高位池產出1.3萬斤蝦,賺22萬元。”這是鐘本貴今年中造蝦的成績單。?
鐘本貴接觸養蝦行業已有20多年,但只是開推土機幫蝦農推塘。“南三島有70%的蝦塘都是我推的?!闭勂甬斈甑墓ぷ鳎姳举F內心仍然有一份自豪感。但是隨著池塘改造開發的深入,可供改造的池塘也越來越少。眼看推土機的市場空間逐步萎縮,鐘本貴萌生了養蝦的念頭。2009年,在村里承包了2口合計9畝的高位池,開始加入養蝦隊伍。?
雖然推蝦塘20年,但養蝦畢竟是門外漢。鐘本貴頭兩年他就碰了“釘子”,連續兩年都失敗,交了不少學費。第三年,他聽從朋友的建議,舍棄使用本地苗場的一代苗,選擇品牌一代蝦苗,并且把他在平時學到的養殖技術運用起來。從2010-2013年,每年都能賺錢,而2013年趕上蝦價高企的好時機,更是讓他嘗到了養蝦的甜頭。?
“養蝦最重要的是兩樣東西,一個是苗,一個是水。苗要選擇有市場口碑的品牌苗,水太濃了不行,太清了也不行,要根據天氣變化進行調節。”鐘本貴說。?
來源:農財寶典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