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石樓鎮養豬場污染亂象追蹤
鎮政府坦承多數屬無證經營,不自拆者將予以強拆
去年11月4日,新快報披露了“番禺石樓養豬場重污染,死豬可順水流珠江”的亂象(詳見2013年11月4日a11版),當地石樓鎮政府曾承諾年內解決問題。昨日,石樓鎮召開情況通報會表示,目前正在開展生豬養殖場專項整治,經摸查,鎮內123家生豬養殖場大多無證經營,污染嚴重。截至昨日,已經有八成以上養殖場簽訂自愿清拆協議,將在短期內分批清拆,而其余拒絕清拆者將予以強制拆除處理。
百多養豬場污水橫流
河水被染成了墨綠色,濃厚地漂浮著一層起褶的穢物,白葫蘆一樣的是死豬……這是石樓鎮生豬養豬場的污染場景。該鎮副鎮長馮錦標介紹,石樓鎮擁有123家大小生豬養殖場,生豬存欄量7萬多頭,占據番禺區三分之二的份額。養豬場的暴增發生在最近3年。2010年,廣州市農業局印發的《廣州市生豬養殖管理辦法》規定,越秀區等中心區大片區域為生豬禁養區。石樓鎮并不在這個禁養區內,因而當時的養豬場紛紛搬遷至此。
馮錦標承認,這些養豬場大多未經過審批,無《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也無排污許可證等有效證件。養殖方式多為收集近至市內、遠至珠三角的酒樓廚余垃圾,燃燒工業垃圾煮成豬食喂養,養大的生豬去向不明。在此過程中,產生大量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涌,散發惡臭氣味影響周邊居住村民。僅2012年一年,鎮政府就接到了群眾投訴100多宗。
仍有21家養豬戶拒絕清拆
在昨日的情況通報會上,石樓鎮黨委副書記孔針介紹,環保部門在鎮內養豬場周邊抽取了60多個樣本,檢測均不符合排放標準。目前,該鎮已經成立專門工作組,開展清拆整治生豬場專項整治工作。摸查出的123家養豬場,有102家已經簽訂了自愿清拆協議。這些養豬戶獲得5個月的分批清拆期限,并可獲得政府每天50元的清拆補貼。此外,仍有21家養豬戶拒絕清拆,對此他們將依法依規采取強制拆除措施。環保部門負責人也呼吁,在石樓鎮劃分禁養區、準養區、限養區,其中準養區設立配套的治理措施,確保養殖合法化,降低污染程度。
來源:人民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