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公眾應該怎樣理性看待食品中的添加劑問題?所有的食品添加劑是否應該一視同仁地被接受或是排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并綜合了各路食品專家的觀點,以還原食品添加劑的本來面目。
21世紀經濟報道對于食品添加劑,許多人至今“談虎色變”。近幾年來,由于添加劑引發(fā)的風波不斷出現,比如大米、面粉里加增白劑,三黃雞上涂黃色素,枸杞用紅色素浸泡,在變質的肉制品中添加防腐劑、香料掩蓋異味,往牛奶里添加三聚氰胺等等。
公眾應該怎樣理性看待食品中的添加劑問題?所有的食品添加劑是否應該一視同仁地被接受或是排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并綜合了各路食品專家的觀點,以還原食品添加劑的本來面目。
食品安全專家、國際食品包裝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認為,食品添加劑已有數千年歷史,它可以防止食品腐敗變質,從而保證食品的長距離運輸、貯存和供應,同時還可滿足不同消費群體對食物色、香、味的追求。在現代食品加工生產中,食品添加劑不可或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食品添加劑和食品是密不可分的。但過量攝入,便會危害健康,所以企業(yè)要有良心、要嚴格按照國家規(guī)定使用。
專家認為,食品添加劑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比如它能讓食品的色、香、味更好,能取代傳統(tǒng)的不夠安全的材料,能降低生產成本(成本低了,銷售價格也就低了,消費者也能從中得益),能簡化生產工藝等等。
上海市食品添加劑行業(yè)協(xié)會秘書長吉鶴立指出,消費者對食品添加劑“不必驚慌”,因為盡管不少食品的配料表上有長長一串的食品添加劑名單,但其含量只有食物總量的1%到2%,而一些香精含量更是只有0.1‰或0.2‰,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比如棒冰、冷飲中可能有一二十種添加劑。如果沒有它們,冷飲就做不成了。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只要不超過國家規(guī)定的使用劑量和使用范圍,都不會危害健康。
盡管如此,一個不可忽視的現象是:長期攝入食品添加劑,是否會對人體形成潛移默化的健康威脅?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