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國家糧食豐產科技工程》---“東北平原西部(內蒙古)春玉米小麥持續豐產高效技術集成創新與示范”項目由內蒙古農業大學主持,各相關農業技術推廣站、農業科研院所等單位參加,實施年限為5年,即2011-2015年在內蒙古東部地區實施。
通遼市農業技術推廣站作為實施單位之一,從2011年就組織在全市實施,至今已經3年了。2013年主要計劃任務是:建設“三區”即核心區、示范區、輻射區面積440.4萬畝,其中在科爾沁區建核心示范區0.4萬畝,畝產800公斤以上,水肥生產效率(pfp)提高10%,在核心區建定位百畝方1個、小面積高產攻關田1塊,進行連年高產創建,畝產達到1200公斤;建示范區40萬畝,畝產達到750公斤以上;全市輻射400萬畝,玉米畝產達到650公斤。
2013年我們按照實施方案的要求重點開展了核心區建設和試驗示范工作,同時開展了關鍵技術大面積示范,輻射帶動技術推廣,共完成“三區”建設面積456.15萬畝,超額完成了任務。其中,在科爾沁區錢家店鎮及周邊村建核心區0.55萬畝,在開魯縣開魯鎮王家店村建設定位百畝高產示范方1個、在開魯縣開魯鎮王家店村建小面積高產攻關田1塊。在科爾沁區、開魯縣、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奈曼旗共建示范區43萬畝,輻射帶動全市412.6萬畝玉米項目田。核心區平均畝產995.81公斤,較對照田增產275.46公斤;示范區平均畝產844.69公斤,較對照田增產119.85公斤;輻射區平均畝產772.58公斤,較對照田增產108.43公斤。“三區”平均畝產779.65公斤,較對照田增產109.71公斤,新增總產50043.82萬公斤,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一是強化項目組織、加強領導、明確責任;二是早規劃、早部署,早落實;三是集中技術力量,加大技術指導力度;四是創新形式,加大科技培訓力度;五是整合社會資源,探索市場化運營機制,加大對重點科技示范戶、種糧大戶和合作社的指導和扶持。
來源:太仆寺旗農牧業局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