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0日,上海實施最新制訂的《上海市活禽交易管理辦法》。管理辦法明確了活禽代宰出場措施,消費者在定點交易點購買活禽后必須經過代宰,活禽不可直接帶出市場。管理辦法還規定,外省市入滬的活禽必須走指定道口,并進入定點活禽批發市場或活禽屠宰場,不可直接進入零售點。
根據禽流感疫情發生的時間規律和動物防疫的要求,上海將實行季節性暫停活禽交易,即從每年農歷大年初一到公歷四月底,活禽交易全部休市。而在準許交易期間,交易點每周至少休市一天,對攤位進行消毒和清潔。就在2013年的12月,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與廣東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簽約,將共同開發上海市場的“冷鮮禽”項目,合作目標是2014年在滬冷鮮禽的零售網點達到400家。筆者從上海市肉類行業協會了解到,雖然當前上海活禽市場仍然處于間歇性開放的狀態,但是未來活禽交易市場一定會關閉。上海市肉類行業協會秘書長郁麟駒表示,上海人喜歡吃雞,上海肉類市場競爭也很激烈。目前禽類中冷凍雞份額比較高,活禽銷售比例不高,影響卻很大。他曾與國外同行交流,對方覺得不可理解,在上海這種大都市竟然還存在小作坊宰雞。
“從消費者需求來看,活禽交易應存在,但專業人士認為要取消。”郁麟駒表示,不遠將來,上海活禽市場必然要關閉,現在存在的原因主要還是中國消費觀念的問題,其實從疫病防控、食用安全、環境衛生來說,孰輕孰重不言而喻。
上海市冷凍食品行業協會金祖衛也指出,標準化的冷鮮肉制品是發展趨勢,上海冷鏈建設完善,年輕一代消費者消費理念先進,市民群體科普的知識面高,具備冷鮮禽的推廣基礎和潛力。
來源:中國畜牧獸醫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