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二連三的食品質量安全問題讓恒天然的曝光率一度走高。質量安全問題是食品企業最忌諱的問題,頻頻發生在一家企業身上,辜負了消費者的信任,如果失去消費者的信任,對企業來說將迎來滅頂之災。
奶油產品疑大腸桿菌超標
一周前,恒天然收到了達能的訴狀,要求就“肉毒桿菌”烏龍事件做出賠償。當業內都為恒天然失去達能這家大客戶而為其擔憂之際,又傳出其產品疑大腸桿菌超標事件。這注定了恒天然過完一個不平常的2013年后,在2014年的日子也不會好過。
回顧恒天然近一年來是事件,從2013年8月,恒天然爆出的“肉毒桿菌”事件引發國內奶粉行業一次地震,為此,與恒天然有業務關系的奶粉企業紛紛發布了召回聲明,后來雖然被證實是一場“大烏龍”,但是給企業帶來是品牌影響和下游客戶召回帶來的經濟影響已經形成。后來,又爆出奶粉涉嫌含有雙氰胺,恒天然斯里蘭卡分公司宣布召回兩批次共計約39噸奶粉。同年12月份又爆出化學品泄露事故。恒天然的“霉運”并沒有隨著新年的到來而結束,在2014年1月,恒天然的部分產品懷疑被大腸桿菌污染。
對于此次事件,恒天然在給《證券日報》記者的一份聲明中表示,近日,新西蘭恒天然品牌業務部主動召回在新西蘭北島銷售的、有效期至2014年1月21日的300毫升及500毫升瓶裝安佳和潘氏鮮奶油產品。而此次召回的鮮奶油產品僅在新西蘭市場銷售。
也就是說,此次恒天然的質量問題的“主角”在新西蘭,而非中國。但是,在這個信息化時代中,恒天然在國內的業務真的能獨善其身嗎?
對此,恒天然對本報記者表示,此次召回的產品僅在新西蘭市場出售,并未出口到中國。中國市場在售的安佳奶油產品不受影響。
新西蘭恒天然品牌部董事總經理彼德·麥克羅爾解釋道,由于質量測試表明,部分有效期至2014年1月21日的安佳和潘氏瓶裝鮮奶油產品可能存在大腸桿菌,因此,恒天然目前在主動召回這部分奶油產品。
但是,在業內人士看來,恒天然如此頻繁的發生質量問題,嚴重影響了消費者對其的信任。雖然此次事件中涉及的產品并未進入中國,但是其國內的合作伙伴會因為消費者對恒天然的不信任而受牽連,影響其業務的發展。
來源:中國經濟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