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數據顯示,近期國際奶價呈下行趨勢,但國內生鮮乳卻連續多月價格上漲。受此影響,原本就緊缺的國內原料奶在與進口產品的競爭中將更處于劣勢,從而也將加大乳企對國外奶源的依賴。短期內,可能有利于乳企拓展奶源,但長期看,可能使中國乳業原料失去市場話語權。
一升一降價差明顯
根據荷斯坦奶農俱樂部日前發布的數據,中國市場上,進口全脂奶粉春節前售價4.3萬-4.5萬元/噸,春節后售價4.1萬-4.2萬元/噸,降幅5.68%??傮w來看,近期國際奶價呈下行趨勢。
與之對應鮮明的是,國內生鮮乳價格卻持續上漲。在近日舉行的中荷乳業合作社模式專家咨詢會上,農業部奶業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馬瑩透露,從去年6月以來,國內生鮮乳價格從月平均價格3.2元/公斤,上漲至目前月平均價格4.2元/公斤,部分地區甚至達到4.8元/公斤。而該價格已經大幅超過新西蘭、荷蘭等乳業發達國家。
國內原奶生產成本高企
對于進口奶粉降價原因,有業內人士認為節后市場需求下降,同時特保優惠關稅也讓出一部分利潤空間。
對于造成我國生鮮乳價格連續上漲的原因,則是因為“三聚氰胺”事件以來,我國大型乳品生產企業紛紛直接投資建設特大型的“萬頭奶牛牧場”,以提高牛奶質量的可控性。然而,由于一些特大型牧場的奶牛數量規模已經逼近當代世界畜牧技術的極限,由此造成了生產管理、畜群防疫、生態控制等各項成本越來越高,推動我國奶價不斷上升。
“另一方面,由于各種社會資源紛紛向萬頭牧場傾斜,近年來,大批散戶奶農開始退出奶牛養殖業,造成了牛奶產量缺口?!瘪R瑩說。
加大對外奶源依賴度
來源:北京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