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從市植保站獲悉,根據測報分析,本市小麥病蟲草害總體為中等發生,麥蚜普遍偏重、吸漿蟲局部偏重發生,麥田雜草中等發生,部分地區禾本科雜草危害呈加重趨勢,全市小麥各類病蟲草害發生面積共約140萬畝次。專家提醒農民應積極落實各項防治措施,確保夏糧豐收。
據了解,去冬今春,本市氣溫偏高而降水偏少,有利于病蟲害的越冬。氣象部門預報顯示,今年春季較常年同期降水偏多,將有利于白粉病、赤霉病、麥蚜、吸漿蟲等病蟲發生。為此,市農業局將通過加強病蟲監測預警、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做好產品補貼和市場監管等措施,保障小麥豐收和質量安全。
面對暗藏的病蟲草害隱患,各區縣植保部門將充分利用全市55個病蟲監測網點開展小麥重大病蟲草害發生動態監測,做到定期監測、準確發布預報,及時傳遞病蟲草害信息,確保病蟲信息的準確性和時效性,并利用廣播、電視、網絡、手機等現代媒體發布病蟲預報、預警信息,提醒農民早防早治;依托北京都市型現代農業基礎建設及綜合開發項目建設的50支植保專防隊,將開展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同時,各區縣植保部門還將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指導農民進行科學防治,尤其要做好小麥春季病蟲草害防治和中后期"一噴三防"技術的指導服務;利用農民田間學校、全科農技員培訓等平臺,向農民傳授病蟲防治技術和科學用藥知識。農藥管理部門要加強對農藥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農藥等違法行為,切實保障農民利益。
此外,農業專家還為今年的小麥病蟲草害開具了防治"藥方":春季在小麥返青至拔節期,推廣除草防病化控綜合防治技術,防除麥田雜草,預防白粉病,并控制旺苗生長防止后期倒伏;小麥返青期對地下害蟲密度高的地塊,結合澆返青水撒毒土進行防治;在小麥抽穗至灌漿期推廣"一噴三防"技術,防治小麥蚜蟲、吸漿蟲、白粉病,同時防止小麥早衰和倒伏。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