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口好、不運動、體格偏胖……學生脂肪肝患病比例正在增加中。昨日,貴醫附院感染科相關專家表示,原本中年人專屬的“脂肪肝”已盯上了中小學生,門診中不少小胖墩都是好吃少動,年紀輕輕就讓脂肪肝纏身。
小脂肪肝開始井噴
一提到“脂肪肝”,很多人便很快將它與胖、喝酒、中年人等詞聯系起來,貴醫附院感染科副主任鄧開盛表示,“脂肪肝”這一現代富貴病如今在我省發病率明顯上升,其中尤其值得關注的是,脂肪肝發病有年輕化、低齡化趨勢,它不再是中年人專屬疾病,普查和門診中不乏查出十幾歲的小脂肪肝患者。
鄧醫生表示,脂肪肝在兒童中的發病比率日漸提高,以他的門診情況為例,每周坐診一次,一個月能接到3-4個小脂肪肝患者,“這個比例已經相當驚人。”鄧醫生說,曾接診過最年輕的一名脂肪肝病人僅小學四年級,門診中而低齡段患者較多集中在初中階段。例如有一個小患者,年僅12歲身高1.6米,體重達到70多公斤,經過診斷為中度脂肪肝,而肝功能檢查竟然發現谷丙轉氨酶及谷草轉氨酶均已超過正常值2倍左右,肝臟已受到較嚴重的損害。
小脂肪肝源于營養過剩
脂肪肝的發生與飲食結構不合理、缺乏運動、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不無關系,鄧醫生說,特別是當下年輕人大多喜愛吃油炸、高脂的食品,喜愛喝酒,都有可能引起脂肪過度堆積引發脂肪肝。而低齡患者要撇開飲酒因素,這部分人則更中意“吃洋快餐”。
鄧醫生指出,有相當一部分并未意識到因為飲食習慣讓自己變得“營養”過剩,導致患上“脂肪肝”的小胖墩人群越來越多。
“有兒童脂肪肝的小孩往往沒什么感覺,因而很容易被忽視。”鄧說“現在家長主動領孩子來醫院檢查是否有脂肪肝的很少。很多情況下,是在做健康體檢或其他檢查時才發現孩子患有兒童脂肪肝,但有的孩子由于發現不及時,已經發展成為脂肪性肝炎了。”他指出,其實檢測孩子是否患有脂肪肝很容易,只需要到醫院做個檢查即可知曉。
小脂肪肝可治愈
據介紹,脂肪肝已經成為了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患者可因脂肪肝而發生脂肪性肝炎,甚至于肝硬化。對于如何預防,鄧醫生表示,改變生活習慣是最好的辦法,戒酒、減肥是最可行的辦法,“病人想依靠吃藥的方法并不可取。”
他指出,兒童脂肪肝的防治應以預防為主,家長要多讓兒童進行體育鍛煉,適當多做些家務勞動,同時家長要均衡調理孩子的飲食,少讓兒童攝入熱量過多的食品和飲料,定量攝入蛋白質,控制糖和脂肪的攝入量,并要鼓勵孩子多吃五谷雜糧,蔬菜水果,這樣既能防止孩子成為“小胖墩”,也能有效防止孩子的“肝發胖”。另外,家有“小胖墩”的家長,應當每半年或一年給孩子做一次肝臟b超,每年至少做一次肝功能測定。
鏈接:
專家支招 養成健康習慣有三忌
1.忌偏食。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每天三餐均衡飲食,不可偏吃,也不可缺其中一餐,亦不可吃得太飽,不要讓子女養成吃零食的習慣,可選一些適量的健康小食在規律的時間段進食。
2.忌獎大餐。家長可以為孩子建立健康的行為進行獎勵,如孩子表現良好時不要以食物(諸如帶孩子吃麥當勞和其他大餐之類)作為獎賞,把興趣轉向其他項目,如上公園、做戶外活動等。
3.忌依賴藥物。對于已經發生肝功能損害的脂肪肝,可配合適當的藥物治療,但藥物的選擇宜精簡。醫生提醒,在治療的同時,仍以調整飲食、適量運動為重點,不能過分依賴藥物。大部分兒童脂肪肝是可以治愈的。(貴陽晚報記者 張梅)
來源:中國食品科技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