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倡居家養老的今天,老年餐桌正逐漸變成很多街道、社區方便老人生活的“標配”。記者調查發現,一種名為家庭餐自助方式的老年餐桌正在悄然興起,這種新型老年餐桌不僅方便實惠而且菜單設置也更人性化,很受老年人的歡迎與稱贊。不過,由于相關政策的“硬傷”,這種新型老年餐桌的服務模式正面臨著“無照”的尷尬。
三菜一湯葷素搭配8塊錢
昨天中午,記者剛剛走進海淀區學院路街道六道口社區的老年餐桌室就聞到一股濃濃的飯菜香,“今天中午有三個菜,肉炒杏鮑菇、醋烹綠豆芽和黃瓜胡蘿卜炒芹菜,主食是米飯,還有一個紫菜雞蛋湯”,廚房里,正在忙活的“大廚”薛阿姨告訴記者,“馬上就開飯啦,老人可以在這吃也可以把飯菜打回家?!?/p>
餐桌室面積不大,只有50多平方米,但開間很敞亮,桌椅板凳干凈整潔?!拔医裉齑騼煞蒿垘ё呋厝コ?,老伴身體有點不舒服”,手拿飯卡的楊樹強老人看到記者采訪,豎起了大拇指,“物美價廉,我和老伴每天都在這吃中午飯,就是現在沒有晚飯,如果有就更好了?!?/p>
“現在社區一共有50位老人辦了這種老年餐桌飯卡,每頓飯8塊錢、葷素搭配,老年券也可以使用”,六道口社區居委會主任張騰宇告訴記者,“兩位‘大廚’中的薛阿姨就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平時就喜歡做飯,再加上家政公司的專業培訓,做出的家常菜確實口兒特正?!?/p>
記者在菜單上看到,除了家常的各種炒菜,北京人喜愛吃的肉龍、菜團子、餃子、烙餅、二米粥等應有盡有。
菜單怎么定大家來商量
和多數老年餐桌采用與社區附近的家常菜餐廳、食堂合作不同,這里的老年餐桌“其實更像是一種家庭餐自助服務”,張騰宇說,“這家老年餐桌使用的是社區辦公用房,負責做菜的兩位阿姨都是家政公司通過勞務輸出方式派遣來的。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個老年餐桌并沒有和餐飲企業或單位食堂合作,而只是聘請了家政服務員來為這些老人提供做菜的家政服務。菜都是和就餐的老人一起商量著定下來的,菜單每兩周換一次”
來源:北京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