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2月以來,一場突如其來的h7n9禽流感疫情,使得整個廣東省的家禽養殖企業遭受嚴重沖擊,家禽銷量、價格暴跌,產品大量積壓。深圳家禽業自然也未能幸免。
記者日前走訪深圳多個農批市場發現,目前家禽類產品的市場價格出現小幅下降,但銷量下滑嚴重。而家禽養殖業損失更為慘重,部分企業甚至選擇停產或外遷的方式,降低運營成本,以求最后的活路。
數說
2013年深圳市15家主要畜禽生產規模戶和生產單位中,有10家出現不同程度虧損,虧損面達67%。
羅湖區某大型農貿市場活雞銷量平均降幅在50%—60%之間。福田農批市今年1月活禽交易量不足上年同期的三成,場內22家活禽經營戶無一不面臨嚴重虧損。
2013年四季度全市主要畜禽生產規模戶和生產單位共有15戶,比三季度減少2戶,比去年同期減少5戶,若按照這樣的遞減速度,3年之后深圳將再也看不到上規模的畜禽生產規模企業。
養殖企業
規模生產單位虧損面67%
“禽流感以前也經常發生,根據以往的經驗,風頭持續不了多久就沒事了,但最近的禽流感影響時間比較長,批發量都減少了三分之二。”深圳光明新區鳳凰社區養雞場周先生無奈地告訴記者,他去年七八月買入2500個雞苗,“品種好的雞銷路沒問題,原本以為在今年春節前能夠出售”。
但讓周先生萬萬沒想到的是,自今年1月底開始,他養的2000多只雞開始無征兆地大面積死亡。后經當地光明辦事處動植物檢疫站檢驗,初步確定死因為“霍亂”,排除了高致病性禽流感。
周先生介紹,他是去年七八月才入行養雞業,雖然入行沒多久,但對養雞業今年的慘淡光景卻已深有體會。“轉行養雞是因為老鄉說這行能賺錢。”他表示,一般來說,雞苗喂養三四個月就能賣掉,但養到今年春節前,正準備要賣出去時,卻突然遭遇了禽流感,“那時候雞還沒有病,但也基本賣不出去”。
“正常時節,一兩千只雞基本上兩三天就能批發完,但如今雞販子卻不是每天來,來了也就抓幾百只雞,甚至只有幾十只雞回去。有熟客要吃雞肉的話,會打電話給雞販子,然后他們就過來拿貨。其他老鄉都說,連買雞蛋的人都少了”。周先生說,在當前的大背景下,家禽的銷量本已大幅下滑,再加上成批的雞發病死去,去年他的生意已經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
來源:新民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