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聯合國食物權特別報告員稱現有的食物體系在提高糧食產量和修改貿易政策方面收效甚微,需要改革,用可持續性生態農業體系改變富裕國家糧食過剩,貧窮國家糧食需要進口的局面。
去過這50年中,全球糧食產量雖然大幅提升,不過,還有12%的人口處于饑餓狀態。現有的食物體系在發展工業化農業的同時,農作物的產量提高,不過農作物多樣性方面開始下滑,只集中在玉米、大豆和小麥等單一品種上,加上農藥化肥的過量使用,給土壤和水資源造成很大污染。另外溫室氣體的排放,導致氣候變化,給農業生產帶來不利影響。
另外,隨著消費者肉類需求的增加,畜牧養殖業也快速發展,造成環境污染更加惡化。
改革發展可持續性生態農業體系,提倡用糞便和食物殘渣做肥料,并且通過植樹造林和其他生態農業技術來提高農作物質量和產量。減少使用生物燃料,減少發達國家食物浪費和發展中國家收獲后作物損失等。
從國家和國際以及農業企業三方面,全面進行改革,提升食物體系供應能力,確保農業可持續發展計劃,防治濫用權力損害現有的農業健康發展。
來源:食品產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