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瑪“三無”商品利益鏈調查
在大型超市里很容易就能買到沒有生產許可證、沒有檢測報告或沒有食品流通許可證的產品,這或許是天方夜譚。但這在中國沃爾瑪超市里卻并不稀奇。
日前,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曝光了中國沃爾瑪超市從2006年至2013年7月間,對部分缺少銷售相關資質或證照的商品采用“特批”的方式,讓非法產品堂而皇之地直接進入超市銷售。根據央視報道顯示,過去7年多時間里,200多份特批清單中的產品準許在沃爾瑪門店進行銷售。
該消息一出,業內掀起軒然大波,讓原本陷入關店潮和頻頻出現質量問題的沃爾瑪再度陷入產品質量危機。
3月13日,沃爾瑪在回復筆者的材料表示,承認“特批”的存在,但表示“特批”是經過三層審批的,確保產品安全。但只字未提相關特批人是如何確保產品安全性的。
在沃爾瑪“特批”潛規則開啟的背后疑問重重,特批產品的利潤空間到底有多大?是什么原因讓沃爾瑪敢堂而皇之地違規操作?特批商品主要分布在哪些商品品類?對此,筆者經過長時間的走訪調查,最終揭開了沃爾瑪特批背后的利益鏈。
特批供應商正被徹查
通常情況下是沃爾瑪找廠家,并且有時還會直接到廠家拿貨,沃爾瑪這樣做是為了降低成本,而另外一部分會直接找到代理商尋找低價貨,但沃爾瑪并不知道貨源來自何處。
剛剛平息“假狐貍肉”事件,沃爾瑪又因為“特批”事件,迅速成為輿論的焦點。
據央視《焦點訪談》報道,自2006年開始,沃爾瑪專為一些不具備相關銷售資質的廠家和企業產品開辟了“特批”綠色通道,這些“特批”商品有的沒有食品生產許可證,有的沒有qs生產許可標志,有的沒有檢驗報告,有的沒有食品流通許可證,有的缺專利證書,有些標注綠色食品或有機食品或非轉基因食品的商品卻提供不出相關合法認證等存在各類不符合入場銷售條件的情況。
根據國家相關法規,缺少上述生產許可證或檢驗報告等相關證照的產品,是堅決不能獲準進入市場流通和銷售的,最有意思的是,在這些因證照不全被特批獲準銷售的商品名錄中竟然有不少是知名品牌。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