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想買“士力架”巧克力棒,拿的卻是“給力架”;想吃“奧利奧”,拿到手里發現是“粵利奧”,價格比正品低很多的山寨小食品如今就像地雷,讓原以為趕上優惠的自己買回家品嘗后方知上當。這些食品包裝上的信息顯示,其中大部分山寨食品的廠家位于山東臨沂。在距離北京500公里外的山東沂水縣,當地人介紹說這里有數百家的小食品廠。從這里流出的各種小食品走進了北京各大批發市場,又從這里流向北京市內的小賣店、街邊攤。山寨食品生產、批發有著自己嚴格的流程,老板警惕性很高,門口大多不掛牌,只有熟人介紹才能進到廠子里談生意,生客只能從下級批發商進貨。
發現
消費者一不留神買到山寨食品
“買后才發現是山寨的。”張小姐是順義人,近日,她在北京站附近想買點零食火車上吃,出了小賣部才發現,自己買的“恰恰”香瓜子成了“恰好”香瓜子,而“士力架”巧克力棒的真面目有個好笑的名字——“給力架”。
不僅如此,在一些小超市內,也有山寨食品“潛伏”在其中。家住通州的李阿姨近日在一家小超市內“中招”了。她自以為買回了幾斤上海冠生園生產的名牌奶糖“大白兔”,回到家吃糖時發現奶味很淡,還有一股糖精味。再看包裝,李阿姨發現,自己手中的是“大白兔”的“孿生弟弟”,叫“小白兔”。
北青報記者隨后在火車站的小賣部、順義的張鎮和楊鎮大集,發現這些與市面上熱賣的零食包裝類似的小食品有不少,購買者以中老年人為主。
一位小食品批發商說,這類跟大品牌零食很像的小食品挺好賣的,比大商場里的便宜多了,價格為一斤8元。自己也是看準了這一點,才在進貨時有意選擇了這些“高仿”品。
“從平谷、廊坊那進的。”當問及貨源時,多位山寨食品的攤販含糊地表示,這些貨都是從這些京郊和北京周邊的批發市場進的,更多的信息則不愿多說。
探訪
批發市場山寨正品混著賣價格相差約三倍
北青報記者隨后來到平谷的一處副食批發市場,在幾家店鋪中看到了“潛伏”著的山寨食品。
“這個比‘士力架’便宜不少。”當記者向一家店鋪的店主詢問是否有便宜的巧克力時,店主拿出了擺在貨架一角的一袋零食,其包裝與美國瑪氏食品公司生產的“士力架”巧克力棒相似,而產品名稱則與之前張小姐買到的“給力架”不同,叫“力力架”。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