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恒天然事件剛過去不久,進口奶粉的質量問題再度被拉到了聚光燈之下。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新聞辦公室主任、新聞發言人陳熙同在央視3·15晚會上表示,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發現澳大利亞ozmilko(中文譯名澳妙可)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篡改產品保質期。
公開資料顯示,澳妙可奶粉為澳大利亞全資擁有的大型乳制品企業,總部位于墨爾本。《每日經濟新聞(微博)》記者昨日(3月16日)電話聯系了澳妙可母公司ozdairy乳業相關負責人,其表示周日休息,不方便接受采訪。
奶業專家陳渝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以往進口奶粉在中國的“特權”正在消失,其與國產奶粉正一起站在陽光下接受中國消費者的審視。與此同時,進口奶粉產生質量安全問題,也會對恢復國產奶粉在消費者心中的信心有一定幫助。
淘寶網迅速下架
在央視3·15晚會中,陳熙同曝光了嬰幼兒配方奶粉澳妙可存在篡改產品保質期的行為。
陳熙同表示,發現問題的奶粉有兩批,共52312罐,目前已發現997罐奶粉的罐底產品保質期有明顯擦拭后重新噴印的痕跡,19256罐奶粉的中文標簽與罐底產品保質期明顯不符。目前,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已對問題奶粉進行封存,正對相關企業進行調查。
此外,質檢總局發出警示通告,要求各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進一步加強對進口奶粉檢驗把關,并通報澳大利亞官方,要求其對此做徹底調查。質檢總局提醒廣大消費者,今年4月1日起,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的中文標簽必須直接印制在最小銷售包裝上,不得另行加貼。
記者從奶業專家王丁棉處了解到,澳妙可產品線下銷售很少,大部分是線上銷售。事件傳出后,澳妙可產品立刻停售,速度最快的便是淘寶網。3月15日,記者還能在淘寶上搜到銷售澳妙可嬰幼兒奶粉的淘寶賣家。而3月16日,若在淘寶上搜尋澳妙可,便會出現“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無法顯示相關寶貝”的字樣。
而澳妙可的線下銷售,部分經銷商靠的是“關系渠道”。一位河南銷售澳妙可嬰幼兒奶粉的代理商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透露,由于是新進入中國的產品,所以銷量并不好,他們進貨之后,也多是送朋友或者拉客戶。
有助于國產奶信心恢復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