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中國海洋旅游年,盤點2013年的中國旅游,“海洋旅游”是避不開的關鍵詞。旅游近些年開始逐漸成為廣大市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旅游不僅可以讓我們大開眼界同時也可以舒緩我們的心情,而今天我們要探討的就是在大眾消費的時代,海洋旅游產品將會如何突破求新呢?
春節期間,海洋旅游再次掀起高潮。大年初一,珠海長隆海洋王國全天入園人數超過3.5萬人次;初三,深圳小梅沙海洋世界旅游景區當日入園游客達1.6萬人次。
近日,“中國青年喜愛的海洋旅游目的地”推介活動投票結果在北京揭曉。經過網絡投票、專家投票和大學生投票,最終廈門、北海、三亞、三沙等城市名列綜合榜城市前10名。
在這些海濱城市,體驗海洋旅游的游客紛至沓來。
旅游回歸大眾消費轉身向海
多年以大陸型觀光產品為主的中國旅游正在走向海洋,海島度假、郵輪旅游、海洋運動旅游、海洋文化旅游等新型旅游產品正引領當前及未來旅游市場需求。
2013年也是旅游市場發生諸多全局性、結構性變化的一年。
1月8日,2013年~2014年《旅游綠皮書》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來自發布會的信息表明,2012年我國濱海旅游業全年實現增加值6972億元,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13.92%,占主要海洋產業增加值的33.89%;在增長率方面,海洋旅游年均增長率為18.56%,是海洋經濟中增速最快的產業。而據1月17日國家旅游局副局長吳文學透露的最新數據,2013年我國旅游業全年實現旅游總收入29475億元,比上年增長14%。
這些數據一方面說明中國旅游市場正保持較快的發展態勢,另一方面也說明海洋旅游增速正超過大陸旅游,兩類旅游產業之間的規模差距正在逐步縮小。
另據統計,2012年,中國11個濱海省份的濱海旅游業增加值占全國旅游總收入的27.06%。整體來看,濱海旅游業在全國旅游經濟格局中占據了約1/3的市場份額。
華中師范大學、中國旅游研究院武漢分院日前發布的《2013中國旅游業發展報告》也表明,多年以大陸型觀光產品為主的中國旅游正在走向海洋,海島度假、郵輪旅游、海洋運動旅游、海洋文化旅游等新型旅游產品正引領當前及未來旅游市場需求,海洋旅游產業鏈也將更加成熟。
來源:中國水產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