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隨著八項規定、厲行節約、嚴禁公款吃喝等政策的實施,白酒行業遭受了徹骨寒冬。今年在白酒市場進入調整年后,各白酒企業紛紛調整市場策略,應對危機。汾酒在春季市場中憑借純凈品質、口感和性價比上的突出優勢構成其逆市突圍的王牌。
純凈品質引領健康消費。
汾酒的“純”,是指汾酒生産的水純、原料純、工藝純,生産出來的産品品質純。不濃不艷,清香純正;所謂“凈”,是因為汾酒採用“清蒸二次清、一清到底”的地缸發酵工藝。汾酒品質指標是清香型白酒標準制訂的範本,其酒體中有害物質成分含量是各白酒中最低的,被譽為“最純凈、最安全、最適於人體飲用”的白酒,這也正好符合現代消費者追求健康飲食的消費習慣。
好口感源自好水質。
汾酒產于山西省汾陽市杏花村,現代科學揭示了杏花村汾酒“古井亭”和1991年新打的井深840米的“5號井”水的含量,其水質優良,地層中含有鍶、鈣、鉬、鎂、鋅、碘、鐵、鎂等元素,這樣的水質當然會釀造出好品質的汾酒。汾酒酒液無色透明,清香雅郁,入口醇厚綿柔而甘洌,余味清爽,回味悠長,酒度高而沒有強烈刺激的感覺,低度汾酒純凈、雅郁,是我國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
高性價比吸引大眾消費。
雖然同是名牌白酒,但汾酒在名牌白酒中的性價比卻尤為突出,例如“青花瓷汾”,其貯存年限一般在30年左右,而定價遠低于茅臺、國窖1573等其他名牌白酒產品。所以,汾酒可謂是真正的老百姓喝得起的“名白酒”。
汾酒春季市場的逆市突圍為今年汾酒的銷售開了一個好頭,也為汾酒下一步的發展戰略指明了方向。
汾陽市委副書記譚曰文說:“白酒行業面對當前的嚴峻局面有挑戰,也有機遇,機遇就是理性消費時代的到來,企業要抓住這個機遇必須做到‘四個回歸’:價格回歸——向價值靠近、品質回歸——向綠色有機靠近、包裝回歸——向簡易節約靠近、文化回歸——向真實宣傳靠近。”
汾酒將從這四個維度發力,從市場、文化、產品等方面形成合力,把中國酒魂做到更高的高度,更廣的廣度,更深的深度。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