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春耕備耕生產時節,在新埭農村田間地頭,活躍著一批“農事鐘點工”,他們熟諳農事,隨叫隨到,不但較好地解決了許多種養大戶季節性用工難問題,也為自己增加了不少收入。
這幾天,新埭鎮星光村大戶王中明的果蔬種植基地50多畝大棚白菜、平包菜正值采摘上市。記者看到,基地大棚內外,20來名鐘點工作有的采摘,有的運輸、裝車,一派繁忙景象。今年55歲的村民金愛珍告訴記者,自己以前在服裝廠工作,自從去年以來從事農事鐘點工以來,雖然不是天天出工,但每個月也有1500來元的收入,這讓她十分滿意。“一個小時7元錢,一天做下來也有60多元,做完了就走,老板忙時再來,感覺很好。”金愛珍說。
近年來,新埭鎮不斷加快土地流轉,目前全鎮已累計流轉土地面積30239畝,占全鎮總春耕地面積的60%,催生了一大批種養業大戶。但由于規模大、季節性強等因素,他們僅靠自己家人勞動已遠遠不能滿足生產的需要,于是聘請本村或鄰村的閑暇勞動力來幫忙,成了許多大戶解決短時用工需求的首先方式。據了解,在每年春耕生產中,全鎮至少有上千名農民從事“農事鐘點工”,每人每年的收入少則幾千元,多則上萬元。
來源:浙江農業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