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山市共和鎮利用大棚,大規模種植無公害蔬菜。
日前,記者來到鶴山市共和鎮大凹村委會的無公害蔬菜基地時看到,農戶正在忙碌著,有的忙于收割葉菜,有的正在打理苦瓜苗、青瓜苗……
"現在正是蔬菜種植青黃不接的時候,葉菜已經到了尾造,而瓜類還沒到上市的時候。"隨行的共和鎮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近年來,鶴山市共和鎮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堅持"生態優先"原則。該鎮在東部保留近2萬畝原生態的自然山林和4000畝的農田,發展生態農業,打造無公害蔬菜基地就是其中的重要舉措。
因地制宜
發展無公害蔬菜基地
以前共和鎮是典型的農業大鎮,傳統的農業耕作模式給共和人帶來了危機感,諸多問題的出現使得傳統農業生產逐漸走下坡路,直接影響了生產力水平和農民收入的提高,因此,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建立新的品牌和優勢,勢在必行。
鶴山市共和鎮農業種植歷史悠久,是江門、鶴山市現代農業示范區和傳統的優質蔬菜種植基地,"三瓜兩豆一葛"遠近馳名,近年來經過示范、試種,發展了日本東升南瓜、秀燕小青瓜,并進行了大面積推廣。
以前共和鎮是典型的農業大鎮,傳統的農業耕作模式給共和人帶來了危機感,土地熟化、品種老化、農業機械落后、大宗農產品價格偏低、分散的投入、產出率低等問題的出現,使傳統農業生產逐漸走下坡路,直接影響生產力水平和農民收入的提高,因此,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建立新的品牌和優勢,勢在必行。共和鎮選擇在農業人口最多、耕地面積最大、耕作技術普遍較好的村委會,建立現代農業示范區,發展無公害蔬菜基地。
2002年,共和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正式通過了廣東省無公害認證。共和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主要集中分布于平漢、大凹、來蘇三個村委會,面積達3000多畝,全年復種面積已達萬畝。蔬菜一年三造,瓜豆一年二造,年畝產量達3000-5000公斤。"無公害生產基地不使用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農藥、廣東省無公害農產品禁止使用的農藥,只施用廣東省無公害農產品常用的農藥,并由農業、科技部門共同監管,并對蔬菜、土地、水源進行檢測,讓蔬菜符合無公害生產標準的要求。"共和鎮農辦主任蔡國強介紹說。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