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天的腳步掠過開發區的良田沃土,全區的農業生產又迎來一個充滿朝氣和希望的一年。
"新枝"果品專業合作社的葡萄溫室大棚內的精品水果和往年一樣,不但將銷往國內近20個省份,還遠銷俄羅斯、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撐起這個年收益超過100萬元生態園的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家女趙紅蓮?,F在,合作社的工人們正忙著給大棚內的葡萄整枝打杈,稀果追肥,5月下旬棚內的葡萄就將成熟上市,即將迎來收獲的喜悅,趙紅蓮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今年45歲的趙紅蓮是新枝果品專業合作社的經理,這個占地150畝,擁有50棟溫室大棚的葡萄種植示范基地正是由她和丈夫一手創辦。這里出產的精品葡萄,不但銷往國內近20個省份,還遠銷俄羅斯、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每年銷售額可達200多萬元。
和大多數創業者一樣,趙紅蓮也是白手起家,憑借著智慧、勤勞和堅持,一路打拼發展至今。20年前,剛成家不久的趙紅蓮不滿足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耕生活,就和丈夫商量著建大棚種草莓來增加收入改善生活。俗話說,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當時躊躇滿志的趙紅蓮也在錢上犯過難。建大棚錢不夠,她就從親戚朋友那里借,大棚建好后,為了節省開支,她和丈夫起早貪黑,育苗、施肥、除草、打藥,等到草莓成熟后,她更是親自坐上貨車,跨上竹筐,走街串巷吆喝起來……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她和丈夫的精心經營下,不僅還清了借款,第二年又開始種植起了經濟效益更好的溫室葡萄。
"當時可真是冷手抓了熱饅頭!"剛開始溫室葡萄種植,趙紅蓮可是一點經驗也沒有,但她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讓有限的土地產生最大的價值,必須依靠科學科技。埋頭于葡萄種植,她先后到遼寧果樹科學研究所和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向專家和教授請教種植技術,還到其他種植戶的大棚里學習種植經驗。漸漸地,趙紅蓮掌握了溫室葡萄種植要點,她家的溫室葡萄產量越來越高,質量也越來越好,贏得了市場和口碑。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