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的“黑油”檢測結果出來了!3勺“老油”勾兌1勺的“新油”,重新灌裝成品牌油,日前,晨報暗訪組進入禾山路食品油灌裝企業暗訪調查,發現了“回收油”的小秘密(詳見本報3月12日a2-a3版)。本報報道引發了各方關注,見報當天,湖里區食安辦、質監、工商等多個部門聯合,對曝光的企業進行了走訪,并抽檢6個批次的油品。
昨日上午,廈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公布了最新的檢測結果,鑫隆山糧油有限公司3月12日生產的規格為23升/桶的大豆油檢測不合格,目前已被立案調查。
記者看到這份編號為“2014fi-jz0165”的檢驗報告,報告詳細記錄的抽檢的時間、地點、批次,并注明了“試驗前樣品外觀正常,符合試驗要求”。據了解,此次檢驗依據“gb1526-2003大豆油”、“gb2716-2005使用植物油衛生標準”。檢測結果顯示,鑫隆山糧油有限公司3月12日生產的規格為23升/桶的大豆油不符合檢驗依據要求,檢驗結論為不合格,不合格項目為脂肪酸組成(棕櫚酸含量偏高,亞油酸含量偏低)。
廈門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食品生產監管處負責人介紹,報告已經送達給企業負責人,送達后有15天的異議期,企業可能提出復檢。此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廈門市經濟特區產品質量監督管理條例》規定,質監部門已經立案調查,且將根據相關法條進行處罰。(晨報暗訪組)
新聞回顧
3月10日發現回收油小秘密
記者來到創業園附近的鑫隆山糧油有限公司,這里的油明確標注著是轉基因大豆壓榨而成。記者走了一圈看到,堆滿空桶的小倉庫內擺著一個黑色的鐵桶,桶里面裝了半桶油。工人說:“我們回收白色塑料桶里剩下的油就倒在這里,還可以再用。”
記者驚訝地問:“回收的油還能再用?你們自己吃不吃這種油?”工人對記者笑了笑,搖頭,悄悄地說:“我在這里干了好幾年了,什么都知道,三勺‘黑油’(指回收的油)加一勺機器里的油,混在一起調一調,過濾完再灌裝,看不出來。”工人特地跟記者強調,不要跟別人說。
3月12日各部門介入調查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