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漳縣緊緊圍繞“產業發展生態化、生態建設產業化”的循環經濟發展理念,在轉型跨越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過程中,遵循生態建設規律,調整產業結構,把發展干果經濟林作為林業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提出了沿漳河流域淺山區打造萬畝優質核桃經濟林基地的發展思路,使農民收入得到穩定持續增長,最終實現“大地增綠、林業增效、農民增收”三贏目標。
該基地涉及鹽井、武陽和三岔3個鄉鎮11個行政村,栽植品種主要以遼核、香玲、中林和西扶為主。這些優質苗木3年開始掛果收益,5年進入盛果期,在增加農民收入的同時,使林業在農村農業工作中的帶動效益得到極大發揮。為確保干果經濟林的有效建設,縣上制定了“政府購苗、鄉村組織、部門指導、農民栽植”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建立了政府資助、個人得利的長效機制,使干果經濟林成為當地農民收入持續增長的支撐載體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從3月5日開始,縣林業部門派出40名技術人員會同武陽、鹽井兩鄉鎮近千名干部群眾,率先在徐家坪拉開了建立兩千畝核桃種植示范基地的大幕??h林業、水務、交通、扶貧等部門通力配合,形成強大工作合力,在栽植技術的培訓、指導,苗木調運、供給,保證充足供水,確保道路暢通,落實扶貧資金等各個環節建立了明確的責任分工,形成了“樹栽到哪里,路修到哪里,水供到哪里”的良好工作格局。
3月9日,縣上邀請陜西楊凌林果專家就核桃栽培技術深入田間地頭親自示范操作,進行巡回培訓指導,培訓內容包括核桃優良品種介紹、苗木繁育、豐產栽培管理、標準化建園、病蟲害無公害防治等,讓群眾在家門口學到了核桃栽培技術,確保每個干果經濟林種植戶都有一個技術明白人??h鄉抽調60多名骨干力量從規劃打點、開挖植樹穴到栽植、澆水、覆膜進行全程跟班作業,保證了干果經濟林建設的進度和質量。短短半月時間,栽植核桃苗木10多萬株。與此同時,各鄉鎮自行建立的百畝經濟林基地也同步啟動。(
來源:定西黨政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