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3·15晚會曝光杭州廣琪有限公司大量銷售過期原料,其供貨對象涉及杭州多家知名面包烘焙店。廣琪霉面粉“埋雷”,引發浙江烘焙行業的“地震”,消費者對廣琪的憤怒,轉而引發了對整個烘焙行業的不信任。不少消費者質疑,還有多少證照齊全的“廣琪”未被發現?
廣琪霉面粉“埋雷”烘焙業“地震”
長霉斑結塊的面粉用篩子篩掉蟲子,然后裝到新的面粉袋里,生產日期從2013年1月19日搖身一變,成了2013年11月21日。杭州廣琪貿易有限公司隨意篡改食品原料生產日期、大量銷售過期食品原料被媒體曝光后,人們更揪心的是,杭州廣琪曾銷售的10噸過期原料,大部分流向了可莎蜜兒、金點、丹比、浮力森林、面包新語和九月生活等知名糕點烘焙企業,而這些企業幾乎覆蓋了杭州大部分糕點烘焙門店。
廣琪霉面粉埋下的“地雷”觸發了浙江烘焙行業的“地震”。這兩天,記者走訪杭州多家面包店看到,昔日排隊結賬的情況不再,一些以往晚點即斷供的熱銷品種都還在架上。位于保俶路的丹比蛋糕店店員介紹,這兩天生意下降,減少了50%左右的營業額。浮力森林、九月生活也表示最近兩天的營業額都受到直接影響。
杭州市長熱線和杭州市工商12315熱線接到幾十起相關投訴,大多數是消費者和商家關于退款退卡的糾紛,以浮力森林、丹比、可莎蜜兒等為多。
烘焙企業能否穩坐“受害者”席位?
作為“霉面粉”的供貨對象,多家烘焙企業紛紛發表聲明“喊冤”或與其撇清干系。記者發現,各家面包店發布的緊急聲明,大都以“受害者”面目出現,但是從消費者用腳投票可以看出,市場并不買賬。“質量如此低劣的原材料,難道面包店的采購人員看不出?八成是因為它價格低,可以降低成本吧!”有杭州網民在論壇上如此揣測。
消費者的質疑不無道理。按照gb14881-2013《食品企業通用衛生規范》第7章節“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相關產品”的規定:“食品原料必須經過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其中還著重規定,在“加工前宜進行感官檢驗,必要時應進行實驗室檢驗;檢驗發現涉及食品安全項目指標異常的,不得使用;只應使用確定適用的食品原料。”食品生產企業作為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在使用加工前對原材料進行檢驗是應盡的責任。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6版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