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白酒行業迎來了十年一遇的寒冬,尤其是高端品牌遭遇了滑鐵盧。整個白酒行業也因此進入深度調整時期。春節過后,茅臺等一些品牌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調整,銷售業績有所回增,甚至一度出現供應不足的狀況。但是,這并不表示白酒行業告別寒冬,迎來了春天。
瀘州老窖4月11日發布2013年年報,根據年報數據顯示,公司去年白酒銷售量21.82萬噸,同比增長12.65%,實現銷售收入104.31億元,同比下降9.74%,實現歸屬凈利潤34.38億元,同比下降21.69%。同日公布的2014年一季度業績預報顯示,公司今年一季度實現凈利潤4.57億元至5.71億元,同比下降50%~60%,這意味著在白酒的傳統消費旺季,今年一季度瀘州老窖的凈利潤跌幅反而在進一步擴大。
為何,瀘州老窖不但未能挽回頹勢,反而凈利潤跌幅進一步擴大。究其原因,瀘州老窖在調整時期作出了錯誤的市場戰略。去年在茅臺、五糧液等高端白酒頻頻降價之時,瀘州老窖卻逆勢提價,欲進一步擴大高端白酒市場份額。然而瀘州老窖的逆勢提價,并未給其帶來預想中的效果。
針對瀘州老窖似乎還沒看到業績好轉的現象,公司表示,2014年主要策略是"剛性價格,柔性促銷,深度服務,保障利益"。將通過加強和大經銷商的協作,理順價格,理順市場秩序。”
來源:食品產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