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國在如何科學處理地溝油的問題上始終面臨著一大堆難題。
記者調研發現,美日德等發達國家比較有效地處置“地溝油”,主要采用“堵”“疏”兩種手段。一方面,健全法律法規,理順各個環節運行分配機制,然后嚴格執法,嚴懲違規者,讓其“付出付不起的代價”;另一方面,政府部門率先垂范使用由“地溝油”制成的生物燃料,同時加大對回收企業的扶持力度。
在“地溝油”回收、加工、制售等各環節,美英德等國均通過法律法規的形式予以明確,強制餐飲企業與具備經營許可資質的回收企業簽訂合同,在源頭上防止“地溝油”流入不法小商小販手中。美國洛杉磯阿凱迪亞市的“稻香”中餐館負責人伊萊恩·趙告訴記者,一家餐館在獲得政府頒發的餐館營業執照前,需首先設計好食用油流動“路線圖”的“出口”,主要包括與廢油回收公司簽訂合同和有符合標準的廢油存儲設備兩項。
嚴厲的處罰是國外餐飲企業隨時面臨的一把利劍。在巴黎近郊經營一家餐廳的米勒告訴記者,根據法律,餐廳不能把用過的餐廚廢油直接倒入下水管道,或當普通垃圾扔掉。如果因為處置廢油不當造成下水道堵塞等,餐廳會被處以高額罰款甚至被勒令停業,對于多次違規的餐廳,還將追究經營者的刑事責任。
在美國,政府相關部門會不定期突擊檢查,一旦發現廢油隨污水排出,或下水道積累的殘油超過一定限度,甚至廚房水槽有油污,廢油收集桶外表面不干凈,會對餐館給予高額罰款、衛生降級甚至停業整頓等懲罰。一名從業者表示,“一旦發生停業整頓這種事,即便隨后能重新開業,也不會有好口碑,顧客會大量流失”.
為讓“地溝油”制成的再生能源順利進入市場,國外不少政府還對加工企業進行扶持。據日本關西小城市政府環境課尾原課長介紹,廢油回收公司以1.5日元/升的價格從餐飲企業回收廢油提煉成生物柴油,日本政府則以88日元/升的高價進行收購。美國則通過減征營業稅來扶持市場,其標準是:以農產品生產的生物柴油為每加侖一美元,以其他原料如回收的廢油生產的生物柴油為每加侖0.5美元。
來源:食品產業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