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媒體報道河北、海南、河南等多地出現蔬菜滯銷,菠菜、芹菜、萵筍等價格持續走低,有的甚至跌到幾分錢一斤;與此同時,“二師兄”豬肉價格連連跳水,令很多養殖戶農民叫苦不迭。
蔬菜、豬肉價格緣何再現“過山車”式大變化?農產品價格何時才能擺脫劇烈波動怪圈?如何切實避免菜賤、肉賤傷農?記者就此采訪了業內專家。
多重因素造成蔬菜、豬肉價格下跌
農業部16日數據顯示,近期豬肉價格持續下跌,豬肉周均價每公斤16.50元,環比跌1.8%已連續第9周下跌;重點監測的28種蔬菜中有15種價格下跌,周均價每公斤3.89元,環比跌0.5%已連續第10周下跌。西葫蘆跌幅最大,為10.6%;韭菜、黃瓜、萵筍和蒜苔跌幅在5%至10%。
中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認為,近期的蔬菜價格下跌、滯銷,有季節性波動的因素。天氣轉暖,蔬菜集中上市,導致價格下行。同時,更直接原因是供過于求。“看到此前一些蔬菜品種的價格高,農民大量種植,結果出現過剩,造成菜賤傷農。”李國祥說。
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內貿信息中心分析師陶煒煜表示,多重原因造成此次豬價持續下跌。其中,生豬行業產能偏高是主因。同時,春季處于傳統消費淡季,節后一段時期是肉制品加工企業的生產淡季,對肉類原料需求量減少,以及受餐飲行業增速低迷影響,豬肉消費需求不旺,這些因素共同造成豬肉價格下行。
二季度后期豬肉價格有望止跌回升
專家預計,蔬菜生產周期較短,價格下跌持續時間有限,未來豬價跌幅將趨緩,二季度后期豬肉價格有望止跌回升,第三季度豬價有望出現明顯回升。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員朱增勇指出,今年3月底國家啟動首批凍豬肉收儲,雖然收儲量較小,對整個供需現狀影響不大,但從信心層面給予養殖戶一定支持。隨著收儲工作的后續開展,將會有助于豬價止跌。
“五一節有望短期提振豬價。”朱增勇說,根據2月份農業部4000個監測點存欄數據,生豬存欄和能繁母豬存欄下降,說明近3個月已經逐步消化供應過量生豬,后期生豬出欄量將逐步放緩,有利于后期豬價企穩。
來源:本網論壇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