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滄源自治縣是全國重點產茶縣,種茶和飲茶的歷史悠久。歷年來,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把茶葉作為滄源的傳統產業抓緊抓實,不斷推進中低產茶園改造、扶強龍頭企業、依靠科技推進茶葉標準化生產,使全縣茶葉產業建設邁向一個新臺階。目前,全縣茶葉種植面積10.6萬畝,茶葉總產量達5115噸,綜合產值2.9億元。
為進一步優化全縣茶葉產業結構,使茶葉產業按照“特色化、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產業化”的方向發展,縣委、縣政府確定了“十二五”末,全縣茶葉種植面積穩定在10萬畝,產量達0.7萬噸,綜合產值達到6億元的目標。近年來,通過向上爭取資金支持和群眾投工投勞,以推進茶園機械化、水利化建設為重點,全縣完成了3萬畝的中低產茶園改造。同時,推動茶葉品種良種化改造,大力推廣云抗10號、香歸銀豪、清水3號、風慶9號等無性系良種茶葉品種。至2013年末,全縣共發展55132畝高優生態茶園,有機茶園13690畝;依靠龍頭企業為帶動,完成1.5萬畝芒擺茶園基地建設,成為全國首家通過雨林聯盟權威認證的茶園基地。
在加大茶園改造的同時,該縣始終堅持把發展茶葉加工業和扶強龍頭企業作為工作重心,采取扶持帶動和招商引資的辦法,推動茶葉生產加工產業鏈建設,先后引進了佤山茶廠、碧麗源(云南)茶業有限公司,建成了兩個茶葉精制廠和一條ctc生產線。目前,“公司+基地+農戶”、“生產+加工+銷售”的茶葉生產體系已基本形成,有效的帶動了全縣茶葉產業的發展。同時,加大扶持力度,全縣的初制茶葉加工所,從1978年的14個發展到目前的93個,有6個民營茶廠,5家茶葉生產企業獲得了食品生產許可qs證。作為滄源縣兩大精制茶生產企業之一的碧麗源(云南)茶業有限公司已擁有一條國內最先進的ctc紅碎茶生產加工線、與400多戶茶農簽訂了茶園管護合同,能生產紅茶、綠茶、白茶、普洱茶等茶葉種類。
來源:第一茶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