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散戶到上市公司頻頻跌入豬周期怪圈,如何讓養豬產業重拾信心?】生豬收購價暴跌,老養殖戶面臨百萬虧損,政府政策扶植,后來者紛紛涌入,卻依然舉步維艱。從規模很小的養殖戶,到目前四川省養殖業的新老大,都陷入豬周期的怪圈。究竟如何擺脫豬周期的困擾,讓養豬產業重拾信心,回歸正常?記者調查,專家會診,共同尋找癥結與出路。
最近幾個月,市場上生豬收購價格跌跌不休。很多地區跌到了每斤5元左右,東北等部分地區的生豬收購價甚至跌到了每斤4.8元。在菜市場上,豬肉價格甚至比大蒜、生姜的價格還要低。那么,目前的生豬收購價為什么會跌得這么低,豬價持續低迷對這個產業產生了什么影響?記者趕往全國養豬第一大省四川省進行了調查。
生豬收購價暴跌老養殖戶苦不堪言
這是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郊外的一個養殖場。在這棟豬舍里,有不少肉豬已經長到了300斤左右還沒有賣掉,這讓養殖場的老板非常著急。
四川省資陽市七環豬種改良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智:你看我們現在目前,那么大的豬,實際上的話應該是在三個月就該賣的豬。到現在的話都將近三百多斤了,沒辦法賣掉。
楊智養殖場里尚未賣掉的肉豬
記者:一般漲到多少斤的時候就賣?
楊智:兩百斤左右,一般220到240(斤),最多240(斤)就賣。現在都到將近300斤了。
這些肉豬為什么會積壓到現在還沒有賣掉呢?
楊智:是那個肉聯廠壓著,它不來收,沒收購。所以我們目前只好壓著,只好把它養壯些。
楊智告訴記者,以往的時候,肉聯廠平均兩天來收一次肉豬,但最近生豬市場行情不好,肉聯廠有20多天沒來收豬了,另外,生豬的收購價被壓得太低,所以,他的養殖場里積壓的超重肉豬越來越多了。
楊智:應該是說每一天,我每一天這個場的話,要出欄的是七八十頭。那么就是這個月,就是十幾天,累積下來的話有七八百頭,都沒賣。
楊智說,在養殖行業,之所以把肉豬養到220斤-240斤時賣掉,是因為這個時候賣豬對養殖場來說最劃算。
來源:央視財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