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已至,水產市場上,黃鱔的身影多了起來。和往常一樣,杭州市民劉大媽又拎著菜籃子“出動”了,路過黃鱔攤,她停下看看,還是搖搖頭走開了。
“以前我們吃的黃鱔也就一個指頭粗,現在的黃鱔越長越粗大。”劉大媽神色疑惑地問,“一直聽說黃鱔能長這么粗,都是因為用了避孕藥催肥,這是真的嗎?”
她說,以前家里還經常買黃鱔燒菜吃,只是覺得沒有自己小時候的黃鱔那么好吃了,“黃鱔吃了避孕藥”這個說法出來后,她就不怎么敢買黃鱔吃了。
現在的黃鱔為何長得又粗又大,到底有沒有用避孕藥?帶著劉大媽的疑問,記者咨詢了水產專家、黃鱔養殖戶以及相關部門。
吃得好,長得快
“這個說法流傳很久了,不過沒有什么可信的證據。”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舒妙安副教授是水產養殖領域的專家,他告訴記者,“黃鱔吃避孕藥催肥”這個說法中的“避孕藥”準確來說指的應該是激素。他認為,隨著黃鱔養殖技術和飼料結構的變化,黃鱔生長周期縮短、營養成分也都能通過飼料得到保證,根本不需要使用激素。
“科學技術的進步對黃鱔的生長起到了作用,就和我們現在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有些水果是一個道理?!笔娼淌谡f,黃鱔一般在5月下旬到7月產卵,自然環境下,剛孵出的黃鱔苗要到第三年才能長到2兩以上,通過投放規格一斤20尾左右的野生黃鱔苗種,進行人工養殖,黃鱔生長一年就可以售賣,如果再多養一年,就能長得更大。
現在的養殖黃鱔,“口糧”也不一樣了。舒教授說,養殖黃鱔的飼料以配合飼料為主,是參照鰻魚飼料做出的配方微調。而由于黃鱔的人工苗種繁殖尚未形成規模,目前市場上95%以上的黃鱔苗都是野生苗,野生黃鱔的口糧多是水蚯蚓、水生昆蟲、魚蝦等動物性食物,在前期馴化時,養殖戶們多會將蚯蚓、鰱魚等食物按比例與飼料混合喂給黃鱔,然后逐步提高飼料的比重。
來源:浙江商務廳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