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本報記者從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網獲悉,其通報了小麥粉等11類食品監督抽檢情況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并首次公開“曬出”全國581家食品黑名單企業。本報記者梳理發現,抽檢結果顯示部分桶裝水、醬油、乳制品等不合格,不合格食品生產企業大多規模較小,嬰幼兒乳粉企業則齊齊“過關”。
嬰幼兒奶粉齊“過關”
瓶(桶)裝水及配制醬油的不合格率則相對較高。本次抽檢了2846批次瓶(桶)裝飲用水樣品,不合格樣品數為340批次,不合格樣品率為11.9%;21批次配制醬油樣品,3批次樣品不合格,樣品不合格率為14.3%。
火鍋底料仍有添加罌粟殼 餐飲服務食品監督抽檢結果顯示,火鍋底料中違法添加罌粟殼,在辣椒及其制品中違法添加蘇丹紅和羅丹明b等非食用物質的現象依然存在。
不合格食品生產企業
大多規模較小
據記者梳理發現,食品抽檢不合格項目的原因,主要是微生物超標和超限量、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此外,抽檢不合格食品生產企業大多為規模較小企業,反映出這些生產企業在衛生條件、原材料使用、生產經營過程控制上存在缺陷,而大型食品生產企業生產的食品在質量安全方面較有保障。
據了解,食藥監總局已責成各省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按照規定,對不合格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依法進行調查處理。同時,監督企業在收到檢驗報告之日起停止生產、銷售該食品;對最終結論確認為不合格的,監督企業對庫存的不合格食品采取無害化處理、銷毀等措施全面清理,對已出廠、銷售的不合格食品依法召回。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