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烏魯木齊市米東區金蟹天揚水產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社員王天強的稻田里,幾只甲魚在清澈的水中自由地游動著,這些原產地在上海的小家伙,在米東區安家已經半個月了。
“今年我是第一次試養甲魚,6畝多稻地總共放了200只甲魚苗,目前來看,甲魚長得還不錯。”王天強說。
據了解,稻田甲魚養殖項目是米東區繼稻田養鴨、稻田養蟹項目獲得成功后,探索的又一項增加農民收入的稻田生態立體種植模式。
據介紹,米東區的甲魚試養分稻田養殖和池塘養殖兩種,項目的實施得到了米東區科技局、水務局的大力支持。試養的甲魚苗費用全部由政府補貼,試養的農戶承擔運費。
米東區水產技術推廣站高級工程師劉洋介紹,試養的甲魚全部從上海引進,總共2800只,其中稻田養殖800只,池塘養殖2000只,試驗面積達到了近500畝,全部采用生態放養模式。
劉洋表示,為確保試養效果,這次選用的甲魚苗全部是200克以上的大苗,目前來看,甲魚的成活率達到了90%以上。按照甲魚的生產規律,到秋季甲魚的單體可達到700克以上,達到上市標準。稻田甲魚項目試養成功后,會大面積推廣,增加稻農的收入。(何玲, 周顯)
來源:中國水產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