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嫩的明前茶沒喝到?不妨事,茶味鮮濃、更加耐泡的雨前茶經由采茶工、制茶工的手,正源源不斷清新上市。記者從多個茶場了解到,今年我市茶葉產量略增、品質提升。而地產新茶的總體價格,則與去年基本持平。
■天氣給力,春茶量增質好價平
我市是江蘇省茶葉重點產區,茶葉也是我市優勢農產品。今年的地產春茶行情如何,得看天氣。
今年我市氣溫總體較去年同期偏低。因此地產春茶開采期被延后。而到了3月份,平均氣溫又略高——3月中旬平均氣溫比去年高3℃,3月下旬比往年高4.7℃。這樣的結果是讓茶葉采摘期延后、緊湊,呈現出“洪峰集中”的特點。相應的,各茶場對采茶工的需求量猛增,采茶時間也相對更集中。
市農委園藝指導站站長李傳德告訴記者,從產量上看,今年雖然開采期延后,但總體來說風調雨順,產量有所提升,品質也比往年略好。沒有出現去年的“倒春寒”,發生霜打新茶的現象。
嬌貴的新茶價格幾何?以句容產地的明前茶為例,碧螺春每公斤1000元、茅山長青每公斤3000元。由于今年采茶各項成本的增加,利潤相應削減。對于大部分茶商來說,維持去年的價格其實就已經“薄收”了。而從全市情況看,新茶總體價格基本與去年持平。
而眼下這個當口,正是清明后、谷雨前,新茶一天一個價。價格趨向呈低走態勢。想要少花些錢喝新茶,市民可以再等等。
■市場變化,茶場主動調整結構
今春,南山茶場的收成不錯。這里位于南山風景區,地理氣候條件及小環境得天獨厚,只是近年來面積在不斷縮小,目前茶園面積在八九十畝左右。
茶葉豐產,需要集中采摘。最忙的時候,這里共有60多名季節性采茶工同時工作。只要不下雨,一天可以采摘15公斤鮮葉。記者了解到,這些采茶工都是南山茶場的“熟臉”了,她們大多數是蘇北人,最遠的來自河南。記者問一位采茶工,今年的工資怎樣?這位大姐說:我們都是以鮮葉來拿“計件工資”,采一公斤鮮葉60元,跟去年差不多。茶場負責人的話也印證了這一點:如果比去年低的話,那她們肯定不來了。
來源:京江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