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自平谷區了解到,該區成功創建了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今后平谷大桃可以規模化出口了。
近年來,平谷區物流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為該區高品質食品農產品國際貿易奠定了基礎。2010年,平谷大桃成為歐盟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然而,農產品出口必須經過國家檢驗檢疫,周期大約要20天。因為大桃的保質期短,所以成熟的大桃送檢結束后就失去了出口的最佳時機。
2012年年底,按照國家質檢總局的政策和標準,平谷區啟動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就是示范區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目前,示范區建立了從生產到出口的全過程示范鏈條,對從大桃種植、采收、清洗、包裝等種植過程,到桃漿生產、桃罐頭生產、桃汁生產等加工過程,還有冷鏈監管、檢測、通關等倉儲和口岸通關過程關鍵環節進行連環控制,逐步可實現從生產到出口的全過程中各階段產品的可追溯。
示范區中設立峪口鎮、劉店鎮、大華山鎮、鎮羅營鎮、王辛莊鎮、馬坊鎮、馬昌營鎮等7個示范基地,示范基地中設立7個示范村和13家示范合作社,努力做到以示范村帶動示范基地,以示范基地帶動全區40萬畝果品生產。目前,平谷區共有示范基地7個,面積達到11.6萬畝,示范村7個,面積達到5540畝。再以加工企業泰華食品公司、大華食品公司為龍頭企業,先行建設全過程鏈條中的示范體系。
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相關要求,在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技術和政策支持下,平谷區以優質大桃生產基地為試點,以標準化、可追溯的完整質量運行體系為保證,開展示范創建工作。創建工作致力于實現由“結果檢測”向“過程監管”過渡,在實際出口時,檢驗檢疫部門根據“過程監管”的情況進行風險分析,分別采取批批檢驗,抽批檢驗,甚至免于檢驗。這將大大簡化出口通關流程,縮短通關時限,有效解決平谷大桃出口的瓶頸問題。(李祥 張一陽)
來源:北京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