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4月29日成都訊(張燕)各種果汁、奶茶、碳酸飲料等口感豐富的飲品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有些人指望用這些飲料來補充日常維生素和蛋白質……不過,這只是多數消費者一廂情愿的愿景。早在2012年,央視《向幸福出發欄目》就曾兩次發布《果汁飲料全由添加劑勾兌》的新聞……近日,又有新聞爆出《兒童牛奶添加劑多,影響兒童生長發育》。近入4月下旬,飲料銷售再次進入高峰期,市場上各大品牌的飲料更讓消費者眼花繚亂。“買飲料前,你會看配料表嗎?”四川新聞網記者就此問題隨機訪問了近百名消費者,發現很少有人在購買前會仔細查看飲料配料表。
飲料配料表太專業,多數人不看
連日來,四川新聞網記者走訪了市內幾家大型超市和小商鋪了解到,進入4月中旬后,飲料的銷售也“火熱”起來。目前市場上出售的飲料主要有碳酸飲料、果汁飲料、茶飲料等。據超市和商鋪經營者介紹,年輕人是飲料市場的消費主力。
在超市,記者隨便看了一些果汁飲品配料,配料少的有近十種,多的十幾、二十幾種。除了濃縮汁、果葡糖漿、白砂糖外,食品添加劑包括:檸檬酸、檸檬酸鈉、增稠劑、維生素c、β胡蘿卜素及食用香料。更有另一品牌的乳品飲料,僅食品添加劑就多達14種,均是專業名詞。
如此繁多且專業配料表,有多少消費者會看又能看懂?在成都市內某大型超市的飲品區四川新聞網記者注意到,選購飲料的消費者多數沒有對飲料瓶身上的標注,如“配料表、生產日期”等進行細致觀察,結伴購物的消費者在交流時也多數在意“選購怎樣的口味”“偶爾會看一下配料表,但看了也不知道到底里面有什么,看不懂。”四川師范大學學生冉小潔說。“買飲料沒關注過配料,就是喝個口味。”在該大型超市,對近百名消費者的隨機訪問中,鮮有消費者會在購買前仔細查看飲料配料表。
買飲料切記看配料表添加劑越少越好
“消費者不是專家,不可能了解食品添加劑中的每一種物質屬性。”在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食品毒理專業取得醫學碩士的中國生物材料學會會員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副研究員趙安莎說,因為配料表中的食品添加劑名稱都比較專業,消費者很難逐一了解每一種物質。因此在選擇飲料時,盡量選擇有規模的企業生產的正規品牌飲料,所含添加劑當然越少越好。同時,若消費者屬于過敏體質,在選擇飲料時應仔細辨別配料中是否含有色素。盡量不要選擇帶有色素的飲料,以免發生過敏現象。
北京營養師俱樂部理事長王旭峰認為,國家有必要強制食品企業必須在產品瓶標上標示出更為詳細的、能讓消費者看明白的產品配料表。他建議消費者購買飲料一定要看配料表,并盡可能的明白每一種配料對人體的健康利弊。
“盡管國家允許正常使用食品添加劑,但是不排除很多廠商為了最大限度減低成本,改善口感,大量濫用添加劑,給消費者身體帶來危害。”王旭峰還認為,許多食品添加劑在當前來說,對人體的潛在風險也并沒有完全準確的認識。因此,平時最好少喝飲料,多喝天然的礦泉水。如果想喝飲料,要盡量選擇添加劑少的飲料,而如有實現“0”添加劑的飲料則是最好的。
來源:作者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