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吃的已經是無糖高纖餅干了,為什么還是血糖高?”門診孕婦魏小姐困惑不已。昨日廣東武警醫院營養科主任曾晶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門診中經常接觸到此類被宣傳誤導的患者。
專家建議,消費者購買食品時可琢磨一下產品成分表,別掉進商家制造的概念圈套中。
無糖餅干棄蔗糖選糖漿
昨日,記者在越秀區一家連鎖超市發現,無糖餅干、無糖巧克力等主打“無糖”概念的食品都擺放在顯眼貨架處。盡管這類食品價格普遍比普通食品貴兩三元,但促銷員介紹:“賣得非常好。”
以某款無糖餅干為例,記者發現,其外包裝上“無糖”字樣十分醒目,400克裝價格為16.80元,較同品牌普通餅干貴了近4元。其營養成分表明確顯示,每100克餅干中含糖量為1.5克。而另一品牌的無糖消化餅干的營養成分表顯示,每100克餅干含糖4克。其能量為每百毫克2115千焦,遠高于花卷(能量為每百毫克883千焦)、油條(能量為每百毫克1615千焦)、熟米飯(能量為每百毫克485千焦)等日常膳食的能量。
曾晶主任表示,無糖中的糖僅為狹義的蔗糖、葡萄糖等,而對于果葡糖漿或玉米糖漿等甜味劑卻有添加,此類糖漿吃太多同樣可能造成人體胰島素異常,出現肥胖、血糖過高等癥狀。此外,大量食用此類甜味劑的遠期安全性在學術界也一直存在爭議。
養生飲料難養生
在市內各大超市的飲料售賣區,一些號稱“養生”的飲料早已搶灘登陸。
記者在一家超市發現,這類飲料所涉及的品牌多,種類多達幾十種。促銷小姐熱情地向記者介紹一款蜂蜜柚子飲料。記者觀察發現,這款飲料配料表顯示,蜂蜜含量為0.3克/升,同一品牌的另一款“蜂蜜雪梨”中,蜂蜜含量也僅有2克/升。
對此,專家表示,日常沖調蜂蜜飲品時建議一杯水加入一勺蜂蜜,蜂蜜量差不多達到20克左右,而這些500毫升一瓶的飲料里,含蜂蜜量不到兩三滴,談何營養。
此外,業內人士透露,大多數果汁飲料中的果汁含量一般都在10%以下。然而,根據我國的標準,只有果汁含量超過10%的才能叫果汁飲料。專家表示,這些飲料難以達到養生、美容等功效。
曾晶主任表示,市面上不少所謂“養生”飲料,實際上只是水分、糖分和各種添加劑調配而成,糖、鈉和添加劑成分一樣不少,不見得真對健康有益。據了解,部分所謂“養生”飲料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甚至超出了可樂。
此外,她還對近年來頗為流行的高纖粗糧食品提出了質疑。“此類粗糧餅干不少都添加了反式脂肪酸,含量甚至可能高出普通餅干,吃多了會增加人體代謝負擔。”
消費提醒
煉就“火眼金睛”
看懂食物成分表
“消費者需要煉出‘火眼金睛’,購買食物時不能只看到廠家標注的巨大‘無糖’二字,還應分析下廠家必須標明卻不愿你多研究的配料成分。”曾晶提醒消費者。
據介紹,有的“無糖”食品宣稱不含蔗糖,配料表中卻配有糊精、麥芽糖、玉米糖漿,這些物質屬于水解淀粉物,對減肥和控制血糖沒有幫助;有的“養生”飲料宣稱可保健美顏,但實際上內含各種糖分、添加劑。
專家建議,如果追求口感,只需確定營養成分表中的含糖量;如需要降血糖,則應選雜糧、全麥等低血糖生成指數食物;如想減重、降脂,要綜合考慮含糖量、含脂肪量和總能量指標。
來源:廣州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