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慣例,伏季休漁期從5月16日12時起至8月1日12時結束
記者 劉勇
記者從漁政部門獲悉,按照慣例,從5月16日12時起至8月1日12時結束,我國南海(含北部灣)進入為期兩個半月的伏季休漁期。記者昨日走訪水產批發市場獲悉,海鮮已經開始聞風悄然漲價,蝦、蟹普遍漲價1-2成,而花螺、花甲、各類冰鮮魚則暫未有大幅上漲。業內人士分析,隨著休漁、臺風季節的到來,海鮮價格未來會持續“高企”,部分產品甚至漲到4成。與此同時,受前段時間接連暴雨影響,河鮮價格未來也將升價1成左右。
南海休漁至8月
根據農業部伏季休漁規定,除單層刺網、釣具外,禁止其他作業類型生產。記者從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漁政漁獲悉,廣東省已經按照常規要求,所涉及到的漁船、漁民均停港、封網。
漁業資源是可再生的資源,但過度捕撈會造成漁業資源的枯竭,甚至造成漁業生產的崩潰。為了保護南海漁業資源和漁民的長遠利益,南海伏季休漁制度從1999年啟動,今年已經是南海海域實行伏季休漁的第16個年頭,休漁制度已經成了一種常規性工作制度。休漁期間,所有禁止作業的漁船一律停港、封網,任何單位不得向休漁漁船供油、供冰,或收購、運銷、代凍、儲藏魚貨等。凡違反休漁規定進行捕撈的,沒收漁獲物和違法所得,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沒收漁具,吊銷捕撈許可證;情節特別嚴重的,可以沒收漁船;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同時,記者注意到,與往常不同的是,之前的南海休漁由農業部南海區漁政局統一管理,但隨著國家海洋局大部制改革的進行,該局原則上已經劃歸海警局,因此不負責今年的休漁監管任務,而改由地方各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自行負責執行。據悉,廣東省各級漁政部門已按照常規要求執行。
海鮮普遍漲價1-2成
“休漁的話海鮮肯定會漲價的。”羊城晚報記者昨日走訪了華南地區最大的水產綜合市場——廣州市黃沙水產交易市場,檔主們表示接下來的漲勢在所難免。記者走訪發現,之前賣15-30元/斤的瀨尿蝦,已經漲到近50元/斤,其中最貴的膏蚧到達了85元/斤的天價。平時賣100元/斤的花蝦,已經賣到了120-130元/斤,漲幅近30%。
“休漁期間,只有部分小型船只能下海捕撈,量非常少,加上臺風季節就要來了,海鮮幾乎撈不到,價格上漲是可以預知的。”一位檔主根據經驗預計,未來鬼蝦可能要漲價4成,瀨尿蝦未來最高價可能會升到110元/斤。
相比之下,40元/斤的花蟹、50元/斤的三點蟹、40-48元/斤的花螺、3-5元/斤的花甲,雖有小幅上漲,但目前變化不算太大,檔主們表示,本地蝦將在月內上市,價格上相比海鮮會穩定一些。此外,記者發現,冰鮮魚的漲幅也在1-2成左右。
“目前數據顯示,海鮮普遍漲價1-2成。”廣東省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的陳芝夢表示,受前期暴雨影響,粵西地區養殖戶損失嚴重,預計淡水產品也會升價1成左右。
來源:羊城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